方錦繡已經煮好面條了,柴火灶燒猛火,煮飯很快的。
“一葷一素,完美。”
姐弟倆就在廚房吃飯,灶里有余火,暖和,用水也方便。
兩個小板凳,中間放一張瘸腿用石頭墊著的小桌子,桌子是方老太還回來的,先前手上錢不多,只能將就著用。
方錦繡給弟弟夾菜,大海碗盛半碗面條,加肉加排骨加燒土豆,最后再澆上紅燒肉的湯汁一拌。
等她拌好,把筷子遞給景年,小家伙接過去,迫不及待吃起來。
“好吃,太好吃了”小崽崽手小,筷子用得不是很好,尤其是夾面條的時候。
他把面條卷在筷子上,卷成一個面卷,再嗷嗚一口吃掉,吃了面,再吃口肉,美死了。
吃肉多了膩口,就吃兩口大白菜清爽清爽,小半盆紅燒肉燉土豆,讓姐弟倆拌著面條吃了個精光,盆地的湯汁都拿來拌面了。
兩人坐在凳子上,都腆著肚子不想動彈,吃得太飽了,歇歇。
“姐姐。”景年舔著唇,意猶未盡“我們下次,還吃這個肉肉好不好”
得,剛吃完這頓,就想著下頓了,干飯崽實至名歸。
“行,姐姐明天再給年崽做。”方錦繡一口答應了。
看來她的廚藝,也不是沒有拯救的可能嘛,看看,這不是做得挺好。
殊不知秋云嬸子家也在討論方錦繡的廚藝,景年送來的那碗肉,讓一家子給分吃了,她家人口不多,連帶老太太一共才六口人,每人都分到了兩口。
“沒想到繡兒廚藝這么好,以前阿雯還說繡兒不太會做飯呢,看來她們讀書人,就是愛謙虛。”秋云嬸子吃了塊燒排骨,感嘆道。
她倒是想把肉讓給孩子,讓給老人,讓給她男人吃,但孩子心疼媽媽,男人也心疼妻子,最后那碗肉是分著吃的。
紅妮兒本就崇拜方錦繡,覺得這個鄰居姐姐有文化有見識,現在發現她廚藝也這么好,心里更加佩服。
剩下兩個孩子年紀還小,只知道吃,連碗底的湯汁都拿餅子擦干凈吃掉了。
秋云嬸子還是覺得過意不去“回頭再看看有什么能送點兒過去的。”
萬忠琢磨了一下,說“別愁了,我看看能不能給年寶編個小背簍,他能背的那種。”
平常的小背簍是相對大人而言的,對于那么小的小崽崽而言,就很大了。
有次景年背著姐姐的小背簍出來,村里一個嬸子送他一顆大白菜,放進背簍里,直接墜得小家伙兒身子一仰,摔了個屁墩。
“我看行,你編得好看點兒。”秋云嬸子叮囑道。
那么小的小背簍,裝飾作用遠大于儲存作用,當然要做好看一點兒。
吃飽喝足,洗過碗,跑了一天的姐弟倆都累了,洗洗上床睡覺去了。
這個時間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熄了燈躺下了,鄉下缺少娛樂活動,睡得都早。
方老太家里,卻有人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方老太已經躺在床上有一個小時了,還是絲毫睡意都沒有。
今天在縣城丟了個大臉,當時只顧著害怕了,回過頭來,老太太頓覺丟臉,她一把年紀,竟然在縣里,在公家單位里頭,讓人給教訓了
她不敢怨怪穿制服的,只能把這怨恨記在方錦繡頭上,都是這個野種,害她丟臉。
想到方錦繡,又想到方林,然后就想到神婆批的那個命。
這些年要破除封建迷信,不準相信這些東西,方老太不敢再提,但心里從沒忘記過,打心眼里還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