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去城里溜達一圈,光明正大換一身新衣服回來,到時候就說“表舅”送的,合情合理。
現在的話,表舅寄衣服也不太可能寄年寶的,不認識呢。
況且,她不久前才收了一個包裹,是給李小圓她們帶的鏡子,又收包裹,未免太過頻繁了。
小鏡子方錦繡沒好意思買太多,買了七面,除了說好帶的四面,還有三面多余的,張敏當場給錢,多要了一面,說要送人,剩下兩面也通過這三人的關系,陸續賣出去了。
她們同事聽到消息,都很樂意買,兩個鏡子一下子就賣出去了,還有沒買著的想找方錦繡,她找借口婉拒了。
幫李小圓和張敏兩人帶,可以說朋友互相幫忙,都不熟的人,她賣鏡子賣多了,要出問題的。
所以方錦繡現在手上錢也不缺票也不缺,現金積蓄有一百一十多,a里面余額更是高達一千八百多塊,短時間內是不會缺錢花了。
可是村里這個情況,有錢也沒地兒花,方錦繡想到大城市去看看,就情有可原了。
不過這兩天她可走不開,李小圓要結婚了,她答應了去參加李小圓的婚禮。
李小圓的婚禮在十月底,方錦繡那天得早早過去,因為她答應了給李小圓當化妝師,負責她婚禮當天的妝造。
早先她幫著帶了幾面鏡子,李小圓還有張敏她們三個覺得應該謝謝她,就說請方錦繡和景年一起吃個飯。
吃飯的時候,三個姑娘里不太愛說話的那個,叫宋文英的,跟小姐妹訴苦,因為天生一副略濃的八字眉,顯得有些愁眉苦臉,她自己很煩惱,別人看見她臉,老覺得她這人不提氣兒。
方錦繡說“這好辦啊”
當場找了個小刀片當修眉刀,利索地給宋文英修了一下眉形,把濃眉修得稍微細一點兒,眉尾修下方,眉頭修上方,這樣八字眉就“八”得不那么明顯了。
宋文英五官清秀,眉毛不搶眼,五官就顯出來了,這個眉形襯得她有種輕愁的感覺,十分惹人心憐。
李小圓和張敏親眼看她動作,就是修了下眉,宋文英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兩個人直接驚呆了。
聽說她還會化妝,李小圓就央她,結婚的時候幫忙畫個妝。
方錦繡現在已經把李小圓當朋友了,朋友一輩子的大事,她當然義不容辭,就答應了下來。
李小圓結婚那天,方錦繡起了個大早,洗漱完了,鍋里包子也蒸上了,來叫年寶起床。
換了厚棉襖之后,景年穿起來就很費勁了,笨重的棉襖棉褲套在身上,穿鞋都快彎不下腰了,只能讓姐姐幫忙。
方錦繡把襖子撐開,景年眼睛半睜著,手往袖筒里插,剛睡醒的小奶音糯糯的“姐姐我們今天,起好早哦。”
外面天都還是黑的,昨天這會兒,他還在睡覺呀。
“因為今天要去參加小圓姐姐的婚禮呀還記不記得”方錦繡一邊給崽扣扣子,一邊說。
“記得。”景年扒拉了一下衣領,嘟囔道“熱。”
方錦繡做早飯燒火,也燒出了一頭汗,現在兩人的衣服,要么就厚棉襖,要么就很薄的一件長袖褂子,前者太熱后者太冷。
買別的衣服吧,一是厚秋裝貴,她覺得不值,一件厚一點兒外套,也不好看,要將近三十塊錢,她覺得不劃算。
而且她現在手上別的票都還有,布票沒了,做被子和被褥,太費布票了,比布票還難的的是棉花,村里有的人家,幾人合蓋一床被子。
再困難一點兒的,幾個孩子就一條棉褲,冬天的時候,哪個孩子需要哪個孩子穿,剩下的孩子就在床上待著。
方錦繡請人做棉被的時候,人家夸她有本事,說這棉花好,份量也足,棉被做好了夠暖和,說起村里這些事,把方錦繡給聽呆了。
話說回來,好在現在因為早晚溫差大,穿什么衣服的都有,穿棉襖出去人也不少,早晚還挺暖和,就是偶爾有點兒熱。
“過兩天姐姐給你換新衣服就不熱了。”方錦繡把年寶領口整理好,不知道是小孩子都這樣,還是只有她崽這樣,火氣旺得很,晚上抱著像暖乎乎的小火爐,穿厚了也容易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