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之前的小褂子太薄了,她在縣里沒有看見這個年紀小孩合適的秋裝,倒是桃飽購物車里,已經存了一堆,就等著找機會拿出來,好好打扮打扮她家漂亮崽。
“好,姐姐也穿新衣服”
景年溜下床,穿好鞋,他腳上踩的小布鞋又換了新的,因為他穿了厚襪子,原來的鞋子有點兒嫌小了。
早飯是包子加牛奶,包子當然不是方錦繡包的,買的現成的半成品包子,她拆開上鍋蒸一下就行了。
牛奶當然也是買的,買了奶粉,燒熱水沖泡一下就行了,簡單方便又營養,沒有翻車風險。
昨天她還買了醬板鴨,甜口醬香的,脆皮下一層肥油,夾在饅頭里面吃超級香,也算是達成了曾經對景年的一半承諾,下次就該吃兔子了。
“姐姐,那我去跟紅妮兒姐姐說一聲哦。”景年小口喝完牛奶,滿足地舔舔嘴巴,用小手帕擦干凈嘴巴上的奶胡子,疊好放在一邊。
“好啊,你去跟她說。”
方錦繡把碗筷收撿起來,景年的小手帕也收起來,入鄉隨俗,兩人都有了帶手帕的習慣。
不過方錦繡準備了很多,臟的手帕就先放到一邊,隨時洗隨時換。
“讓她跟其他孩子也說一聲。”方錦繡看小家伙兒拔腿往外跑,忙叮囑了一句。
她在家里教孩子識字學習,一天兩天的,家長總能發現端倪。
秋云嬸子和萬忠叔知道后,高興壞了,對方錦繡感激不已,家里沒有什么好送的,硬是讓紅妮兒拎了半籃子雞蛋過來。
被方錦繡嚴詞拒絕了,還說要送東西,就不教紅妮兒了,這才讓他們罷休。
即便如此,他們對方錦繡的態度也多了一分尊敬,平時方錦繡干什么活,兩口子遇見了,必定要搭把手。
后來村里一些跟紅妮兒還有景年關系好的孩子,比如方芳、二牛、黑蛋幾個,也發現了這件事。
黑蛋兒、方芳都在公社上學,不來方錦繡這兒,二牛沒上學,他媽也拎了一籃子雞蛋,要把兒子送過來,方錦繡一樣拒絕了雞蛋,只說孩子想學就讓他過來,認幾個字。
說句自私點兒的話,她教這些孩子,不收東西不收禮,有時間了就教,沒時間就不教,想教就教,不想教也沒人能勉強,盡她所能,教孩子們一點兒知識。
但如果發生了什么事,教不下去了,也不至于因為拿了人家東西不好下臺。
她現在又不缺這點兒東西,人情有時候可比一些禮物值錢多了。
后來也有聽說消息的村人,知道她這里不收錢教孩子認字,想把孩子往這塞。
一開始方錦繡都不拒絕,拒絕了得罪人,但是如果孩子自己不聽話不愿意學,或者有些不好的習慣,比如來了就往她家里鉆,還搶年寶零嘴吃,這樣的孩子她肯定不能要。
她把孩子退回去,有理有據,人家也不好怪她。
她又不是老師,她就是個義務幫忙的。
為此方永志還特意找過她,問她是個什么想法。
其實如果村里能有一所小學,對方永志而言是好事,明晃晃的政績。
他不是沒想過,但是村里沒那個條件,教室還好說,喊人自己蓋,村里不缺勞力,泥坯啥的也能自己做,桌椅板凳,實在不行也能讓學生自帶。
別的條件就不行了,老師、書本、教學用具都沒有,村里有識字的人,除了方錦繡,還有幾個讀過初中小學的,但都是村里干部。
要不然就是知青,但人家知青也不能白給你教書,得有工資吧,這個錢就沒有了,別的學校老師,工資都是上頭財政撥款,他要不來這個錢。
書本和其他教學用具同理,他想辦學校,得先去公社申請,公社財政緊張,方家坪村距離公社并不特別遠,在公社小學輻射范圍內,上頭領導就覺得這個村子不是非得辦個學校。
方錦繡的行為讓方永志有了一絲希望,如果她愿意不求回報的當老師,那老師工資這一塊兒,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