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是他追求蘭堂的時候做的事情嗎
上半年,維克多雨果出版了詩歌集兇年集。
這本書里蘊含著他對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的看法,里面還提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英國朋友,表示很遺憾失去了與他的聯系。在詩歌集的最后一頁,維克多雨果親筆寫道“朋友,我們約好了去攀登巴黎圣母院的鐘樓,讓我們的誤會如雨后的天空,一起放晴吧。”
麻生秋也動容。
在他放棄了這段臨時的友誼后,有人愿意主動挽留他。
對方是第一個原諒了他的欺騙的人。
“雨果先生他今年七十歲了”麻生秋也突然懊惱不已,今年二月份是對方的生日,但是自己忽略了過去,“且不提我認識的維克多雨果,我怎么能讓一位寬厚的老前輩為我煩惱。”
“錯的是我,不是他啊”
麻生秋也匆匆給自己做好偽裝,去了郵局,在郵局那里有許多寄給他的信封,無人問津,等著“讀者先生”領取。
麻生秋也支付了信件的保管費,與維克多雨果恢復聯系。
他的愧疚與喜悅沒有持續多久
這些信封里竟然夾雜了阿蒂爾蘭波托雨果先生寄給他的信。
第一封信。
你有看到雨果先生寫的兇年集嗎
他說他想要見你一面,我也是,你打著我父親的名號幫助我,你猜,我有沒有去找那個拋棄妻兒的男人說一件題外話,我把你送的毛衣褲給拆成了三條圍巾,我和我的家人很高興。
致我虛假的父親。
麻生秋也讀出了阿蒂爾蘭波憤憤不平的心情,甚至有閑心扯起嘴角,為阿蒂爾蘭波的報復行為感到好笑。
這些尚在預料之中。
第二封信。
你沒有回我,膽小鬼。
我要坐火車去巴黎了,去尋找理解我、明白我的人。
我不知道你上次怎么找到了我,這次我不會告訴任何人地址,我不后悔我的離家出走,停歇腳步,是我無法忍受的折磨。
我有在監獄里創作詩歌,聽說你喜歡我寧愿撕掉,或者是送給別人看也不會給你看。
再見了。
致一個陌生人。
這封信從麻生秋也的手中飄落,他的目光模糊,彎腰撿起沾上灰塵的信紙,上面的內容有一些看不清楚了。
他的靈魂低吟地問自己。
這不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嗎
即使多出半年的監獄生涯,阿蒂爾蘭波仍然會去找心靈之友。
只是那個人
不會是麻生秋也。
作者有話要說7月2日第一更奉上。
第二更在今天晚上0點前掉落。
目前營養液141,圈圈欠下2章更新,所償還的營養液加更會在內容提要里標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