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里,王樂瑤才明白了。她還奇怪,昨夜永安寺明明守衛森嚴,王家的人,護院的僧人還有蕭衍的侍衛加在一起,那人究竟是怎么潛伏進來的,原來竟是王姝瑾干的好事。王姝瑾喜歡在背后弄點小動作,包括這次去永安寺的抓鬮,可能都動過手腳。
可說她想害自己的性命,她也沒那個膽子。
伯父這么生氣,應該是牽連到皇帝。
皇帝的安危,自古以來都是很敏感的事。刺君王,是誅九族的重罪。
王允看著女兒就來氣,“回去禁足半月,沒我的吩咐,不準出門。再把家訓給我抄上一百遍。”
“父親”
“怎么,你是嫌家里太舒服,想去祠堂跪著,還是想去城外的莊子住著”
王姝瑾不敢再多說了,恭恭敬敬地行禮,臨走時,還暗暗瞪了王樂瑤一眼,好像又把仇記她頭上了。
王允搖頭,伸手揉著前額,宗族里,朝堂上有那么多的煩心事,夠他操勞了。家里這個女兒,還一點都不省心。
他緩緩開口,“阿瑾糊涂,被歹人鉆了空子。陛下的校事府無孔不入,失蹤的家仆恐已經落入他們的手中。”
“伯父是怕陛下借題發揮”王樂瑤說道,“此事漏洞太多,何況那人還挾持了我。就算人落在陛下手里,最多被問出二姐所為,那也只能算王家的家事。”
王允點了點頭,“你把昨夜發生的事,詳細說與我聽。”
王樂瑤不敢隱瞞,將事情經過描述一遍,自然省去了謝夫人那段和蕭衍說的話。
“陛下明知你的身份,還出手相護他沒說什么”
任所有人看來,皇帝登基后的一系列施政都是針對士族的。連縱容張家在外胡作非為,帶老虎進鬧市等離經叛道之舉,都像是一種無聲的宣戰。
此種情況下,他對士族之女,置之不理才是人之常情。
可皇帝不僅抱王樂瑤回禪房,親命典藥奉御看診,還為了她的名聲,下令封口。怎么看都不符合邏輯。
“不瞞伯父,當年陛下在門前被家仆驅趕,我恰好看見,幫他解圍。陛下只是還我個人情罷了。”
王允伸手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面色逐漸緩和下來,“原來如此。你受驚了,回去好好休息。若身子不適,記得喚郎中來。”
王樂瑤應是,行禮告退。
待她走后,王允起身立于窗前,陷入沉思。
他這個侄女的美貌才情,別說在都城,就是放眼整個大梁,也是屈指可數的。蕭衍再如何強悍,終究是男子,見到這么一個嬌滴滴的美人,未必能免俗。如果好好利用,猛虎又有何懼。
士族男子最大的榮耀莫過于位列三公之位,王允一直想嘗嘗入朝不驅,贊拜不名的滋味。本來看蕭衍態度強硬,以為沒希望了,如今又看到了機會。
此生,他是絕對不會輸給謝韶的。
作者有話要說為啥都猜長公主重生了,哈哈哈哈
我猜這章發完,肯定有大佬要說,王姝瑾別去禍禍臨川王,放開那個臨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