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多年不往來,邊境還偶有爭端的北魏,都派出了以皇太子為首的使臣團。
使臣團的副使,竟然是上回逃走的方繼堯。他本是東宮詹事,太子的親信。魏帝在書信中說,派方繼堯潛入大梁,只是仰慕建康的繁華,絕無挑釁之意。此番特意派方繼堯帶著厚禮來道賀,魏帝還欲修兄弟之盟,希望蕭衍能重開邊境互市。
這話是托辭,魏帝大概是不相信,建康城能在發生兵禍三個月后就恢復元氣,還想著趁南方內亂未平,揮軍南下。可惜方繼堯回去后,跟他說大梁國力昌盛,新君治國有方,邊境警戒,所以他才轉變態度。
早些年,魏帝雄心勃勃,以為大魏鐵騎無人能敵,想要踏平南朝。近來許是年紀大了,壯士暮年,不得不服軟。他能跟蕭衍斗,太子畢竟還年輕,不是蕭衍的對手。
如意站在大殿上,靜靜等蕭衍處理完政事。她抬頭悄悄望了一眼,皇帝正在執筆寫字,他寫字的姿勢有幾分僵硬,偶爾會皺眉頭,大概是想怎么用詞。
男人的眉眼硬朗,鼻梁高挺,高大的身軀透出雄渾的男子氣概。如意的心跳很快,在她心里,蕭衍是英俊無匹的。他們本是同鄉,青梅竹馬。曾經,她也可以坐在蕭家二郎身邊,共吃一個碗里的蒸餅。可如今他是皇帝了,大梁之主,高高在上。如意雖然心悅他,卻也自知配不上他,何況陛下從來只把她當作鄰家的妹妹而已。
如意覺得每一刻都十分煎熬。
這種站在心上人面前,卻又咫尺天涯的感覺,實在是太難受了。
蕭衍寫好東西,交給蘇唯貞后,才對如意說“你拿不定主意,就去請皇后娘家的人進來布置。”
蕭衍想起上次去王家,她房里掛的那些精致漂亮的東西,如意肯定是弄不來的。他們成長的環境實在相差太大,一群粗人,不可能懂士族高門的喜好。只怕弄出來的東西,她不喜歡,之后還得大動干戈地折騰,勞民傷財,不如這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如意愣了一下,民間若是成親,新娘的娘家人是可以到男方家中布置婚房。不過這可是在宮里,宮中沒有這樣的先例,陛下是怕皇后娘娘住得不舒心,所以才額外給的恩典嗎
如意心生羨慕,陛下何曾如此看重一個女子。
不久后,王樂瑤在家中,就看到長姐要帶著竹君等人,搬一堆家具進宮去布置顯陽殿。辛嬤嬤也頗有微詞,覺得陛下太亂來了,這樣不合規矩。
王詩瑜才不管什么規矩,她只知道皇帝親自下的命令,妹妹住得舒服比什么都重要,帶著人和東西頭也不回地走了。
丟下辛嬤嬤長吁短嘆,又無可奈何。
其實王樂瑤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蕭衍給什么她就住什么,大不了忍著,以后再慢慢改動。因為她對那個武夫的品味實在沒什么信心,也不指望他能把顯陽殿弄得多令人滿意。
沒想到他會讓家人提前進宮去布置。
住的地方解決,她就沒有那么不安了。畢竟她在王家住了十幾年,陡然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肯定會有各種的不適應。隨著婚期臨近,她心中的焦慮也是越來越強烈,只不過面上沒有表現出來。
大婚的前一夜,她本是要好好睡一覺的,可是外面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屋子里也都是人。她睡眠很淺,又不敢叫竹君燃沉香,就怕自己睡死了。
所以她幾乎一夜未睡,早早地起身,梳妝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