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都曾迎娶漢人妃子,現在滿漢之間也有聯姻前先入漢軍旗甚至包衣,都只是一紙空談,早該廢除。
第二件事,便是廢除包衣制度。
包衣成為大清試驗新民族的試驗田,他們是滿人,但不入旗,一眾待遇如民。
包衣八旗軍隊重編,按照前朝設置成中央和地方軍,拱衛京師。
之前小選變成全民族小選,滿漢皆可以小選,只以品行選拔伺候人選。
朝堂嘩然,很快分成兩派。
全部漢臣和小部分包衣同意包衣出奴籍為民,以后不蓄奴,全部改為簽訂用工契約。
全部滿臣和大部分包衣反對貿然取消包衣制度,有的人說違背祖訓,有的人說這是削弱滿人執政的根基。
朝堂中吵吵鬧鬧正常,不正常的是,小小年紀就已經參政的皇太子胤礽,這次居然不站在康熙這一邊,正式上了反對的折子。
朝臣們嚇壞了。
老謀深算的朝臣們懷疑,這父子二人是不是玩什么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要搞什么陰謀詭計清理朝堂
只有少數和胤礽一同出使過的大臣,看出了胤礽是在認真反對。
他們很快得知了胤礽所上折子的內容。
胤礽不反對撤包衣,但反對現在撤包衣。因為撤包衣是一件很繁瑣的事。
包衣八旗軍隊重組,重組的編制是什么各個軍官怎么安排由誰領隊
包衣八旗內有許多官職,這些官員和小吏們要怎么安排
現在王公貴族,特別是宗室,都領導著幾支包衣,那些包衣不僅是他們的家丁,更重要的是要供奉這些主人家,是這些主人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比如留在京中、不肯遣散到地方的鄭家人上次又請求多撥給他們一些包衣牛錄,他們養不起一大家子人,生活過得極其拮據。
當皇子分府之后,康熙也會分給他們一些包衣家族,相當于分給他們莊園田產。
如果廢除包衣,勛貴和宗室的包衣供奉制度要怎么更改
就算是小選,以前只是包衣家族送人,小選非常簡單。如果要變成全國任何民族都能送人參加小選,這制度也需要完善。
一項大政策不是拍拍腦袋就能馬上做決定,需要謀定后動,做足準備,否則一定會引起混亂。
胤礽建議,康熙先和朝臣們商量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替代目前包衣制度的政策,然后慢慢改革。
康熙拒絕。
康熙認為,先把包衣出為民,再慢慢改革現有制度。制度可以先不變,去掉“包衣”的名稱,只是一道旨意的問題。
當皇帝一意孤行,就算所有大臣反對都沒用。
就像是當年撤三藩一樣。
何況,現在朝中還有一半的人支持康熙。
于是,康熙出了正月就下旨,所有包衣出為民,為不入旗的滿人。
這個重磅消息,滿漢不通婚被廢除的事都沒人關注了。
不過康熙也接受了胤礽徐徐圖之的建議,只廢包衣,暫時不廢除包衣八旗制度,也不動包衣官職,以給包衣八旗制度改頭換面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