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的衍圣公是宋朝人封的。
宋人骨頭軟,對外卑躬屈膝,對內迫害武將,如歐陽修等大儒都曾欺凌當時唯一可以保家衛國的名將狄青,把人活活折磨自殺。
他們沒本事傳承漢唐的“強儒”傳承,又沒有功勞來為自己樹立新的理論,打不過其他政權,就只能從“華夷之辯”來尋找政權合理性。
孔子被封為“文宣王”,孔子后裔被封為“衍圣公”,就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
之前雖也尊孔,但孔家只是“奉祀”,不是“衍圣”。
在宋朝之前,華夏其實對華夷的區別很寬松。畢竟從秦滅六國起,什么是華,什么是夷,本就沒什么定論。
只要祭祀炎黃祖先,只要延續炎黃文明,都是華,不是夷。歷朝歷代許多明君都有胡人血統。而現在許多漢人,曾經也是胡人。
這就是民族大融合。
說白了,為何漢人稱漢人因為漢朝是秦后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這本就不是因血緣地緣而聚合成的民族概念,而是文明概念。
在這種軟弱背景下封的“衍圣公”,本身就帶著一絲滑稽和腐朽的味道。
胤礽靠在康熙身上,道“有想躺在祖先名聲上舒舒服服吸血一輩子的孔家人,也有想要革新孔家,為真正的孔圣人正名的孔家。”
“他們不要所謂的世襲爵位,他們想用自己的能力為孔家后人正名。”
“他們認為,衍圣公不能代表孔家,更不能代表孔子。”
“孔子就是孔子,孔圣人只有他自己能代表他自己,后人所有借孔圣人牟利的行為,都是給圣人抹黑。”
康熙挑眉“還有這種人”
胤礽笑瞇瞇道“年輕真好啊。”
康熙無奈“你這個年紀,能說其他人年輕你想讓他們做什么”
胤礽道“恢復君子六藝啊。咱們大清的儒家,不說比千年前的儒者們強,至少不能比他們弱吧當年孔子可是可以獨自操縱八匹馬的青銅戰車。”
康熙若有所思“復古”
胤礽笑道“復古。”
康熙使勁揉了揉胤礽的頭發“讓孔家那群年輕人帶頭復古,把西學融入孔家原本的君子六藝”
胤礽道“說什么融入,那些西學我們的老祖宗們就沒有研究過嗎我可以從史書中,看到許多西學的原型。那些知識本就是咱們的。”
康熙“”
康熙問道“你確定”
胤礽拍著胸脯道“不信阿瑪派人去整理典籍,把咱們史書記載中和西學相關的事都列出來。我們才是最先發現這些知識的人”
康熙“”他怎么感覺,兒子有點無恥
但他很欣賞兒子的無恥。
康熙本以為胤礽心傷一次之后會頹廢許久,哪知道兒子雖然躲懶,但腦子仍舊在思考,怎么徹底解決大清朝廷對儒林人士無力的現狀。
康熙想引西學、興百家,胤礽直接聯合對現狀不滿的孔家人,要刨宋儒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