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道“那你為何還看”
胤礽道“不能因為不喜歡就不看啊。看他的書,就能了解他的人,了解和他類似的養望的宋儒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腐朽。”
“想當初,不說春秋戰國時的儒家,也不說十世百世報仇的漢儒,只說唐儒,哪個不是一人能滅一國君子六藝,包攬萬物,連孔子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荀子也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胤礽搖了搖頭。
“到宋儒后,提倡復古,居然連超越師長都成了不敬。若讓孔子得知,這群人希望孔子的弟子不如孔子,孔子弟子的弟子不如孔子的弟子,這一代不如一代”
康熙接嘴,嘆息道“這不是儒門不幸嗎”
有誰會希望自己一代不如一代
如果你現在隨便找個老百姓,祝他一代不如一代,肯定會被揍。
而這荒謬的事,卻是儒家現在的主流思想。
你不能比師長強,你不能比圣人強,否則你就是不尊師重道。
試問圣人逝世的時候,還在感慨生有涯學無涯,希望弟子們能把他的學問完善并發揚光大。
他能想到,那些不肖子弟們會讓自己的學問隨著自己壽命終止而終止嗎
胤礽點頭“是儒門不幸。所以汗阿瑪,要不要和真正的孔子傳人寫封信”
康熙道“南孔”
他眉頭微皺,譏笑道“南孔就一定比北孔好嗎”
胤礽道“當然不。”
后世總說南孔如何如何,北孔如何如何,好似北孔是賣國賊,南孔一直秉承著孔子一族的驕傲。
其實并非如此。
在元成宗元貞元年,南北孔就重新合宗統一,結束了一百多年的雙宗并立。之后衍圣公是元朝認認真真研究了族譜,從嫡系中一個一個選出來的。
現在之所有還有所謂南孔北孔,是因為當時分裂的一百多年中,南孔已經在當地繁衍了相當大的宗族勢力,積攢了大量錢財。這么多人,不可能拋棄土地財產回北邊。
這就相當于其他宗族世家往各地分散創業一樣。
南孔和北孔的事,只要看一看歷代衍圣公的族譜就知道了。
這當然不是說孔家沒好人。
孔家有殺身成仁的,也有舍身取義的。只是道德感高的人,最后肯定都當不了多久衍圣公。
衍圣公是皇帝封的,是宅斗斗出來的。
胤礽看著元朝留存史料中,孔家為爭奪衍圣公的位置打出了狗腦子,今天說這個人不是嫡系,明天說那個人的母親曾經改嫁,后天說那個人有問題。元朝勘定孔圣人的嫡系子孫勘定了好幾次。
真是一出精彩的大戲。胤礽看著樂呵極了。
“既然你知道,還找他們干什么”康熙對孔家沒什么好感。
他會殺鐵骨錚錚的人,卻也看不起軟骨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