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有多厲害。
作為一個擁有現代三觀和先知視角的人,他做到這些事理所當然。
就像是背了九九表后會做加減乘除,只是小學學力而已。
比起他這個已經跳出時代桎梏的人,在這個時代中擁有先知視角的人,才最為偉大和可貴。而推動世界的人,一定是這樣的“原住民”。
身為滿清的封建帝王,卻能看到在泥土里打滾的普通黎民,希望民族融合,希望大清能走上世界霸主舞臺的康熙;
身為士林階層,完成帝師夢想,卻仍舊向往一個“無帝王時代”的唐甄;
睜眼看世界,放棄國內優渥生活和在朝中的地位,悍然踏上古時“一人滅一國”外交官道路的陳廷敬;
反對衍圣公,反對神化歷代大儒,想要復“強儒盛世”的孔家族人;
還有帶著海軍滿世界跑的常泰,以女子之身帶領大清科學院的李彤
以及已經七十六歲,卻因為求知欲,而要踏上環游世界巨船,置生死于不顧的顧炎武顧先生。
顧炎武曾是理學大家。
因為山河凋零,他砸碎自己的三觀,開始尋找新的儒學道路;
顧炎武曾經積極反清。
見到黎民慘狀后,他心知戰亂民苦,雖自己要為前明“守孝”,但精心培養外甥,希望外甥能為扭轉暴清而盡一份力;
顧炎武尊行王道,希望君主為道德圣君,堂堂正正。
但胤礽和唐甄給他看到了華夏之外的世界,告訴他有些事迫在眉睫,沒有時間堂堂正正時,他也愿焚盡殘軀,親眼去看,親身去體會,親自得出結論。
這是顧炎武第幾次主動砸碎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三觀
破而后立說著容易,有多少人能做到。
胤礽只知道,他肯定很難做到。
親自幫顧炎武打點之后,胤礽在南京停留了一段時間,想送顧炎武上船。
康熙得知此事后嘆了口氣,同意胤礽留在南京。
胤禔也想留下,被康熙招呼著幾個侍衛架走。
康熙擔心,胤禔留下后會拎著他砂鍋大的拳頭去暴揍七旬老人,給大清皇室的聲譽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害。
胤礽隱藏身份改頭換面留在南京,以曹寅族人的身份和曹寅一起處理“民間訪問團”的事。
在船隊出訪準備階段,又有幾個老頭托顧炎武的關系要插隊。
胤礽一看名單,人都傻了。
黃宗羲,今年七十九歲。
王夫之,今年七十歲。
李颙,今年六十二歲。
李柏,今年五十九歲。
李因篤,今年五十七歲
好家伙,除了他老師唐甄,清初四大思想啟蒙家全來了,著名的明遺民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