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對文人的謚號,除了最高等的“文正”之外,第二位和其他朝代不同,為“文忠”,如索尼就謚號“文忠”。
第三位便是“文貞”。
原本的歷史中杜立德謚號“文端”,如今他在康熙心中地位已經遠不一樣。
許三禮病逝的時候,康熙雖沒來,胤礽也趕上了許三禮最后一面。
許三禮掙扎著從病床上爬起來,向胤礽磕頭請求贖罪。
他已經知道,當年自己能破例待在四阿哥身邊南下督辦海軍基地,之后青云直上,是胤礽的舉薦。
許三禮一直兢兢業業辦事,也一直希望能報答太子的知遇之恩。
但胤礽一直沒有給他機會。
當他終于有了報恩的機會,胤礽希望他能繼續輔佐四阿哥,將審計署的架子構建好。他卻不能報恩了。
這對于很看重個人品行的許三禮而言,是莫大的遺憾和痛苦。
許三禮在重病之時,想把自己對審計署未來發展的建議都寫下來。
胤礽扶起許三禮,安撫許三禮,守著許三禮病逝。
他手中握著許三禮寫的折子。
折子很厚重,但未寫完,上面還有斑駁的血跡。
胤礽仰望著天空,攥著許三禮所寫折子的手指指關節泛白。
許三禮病逝,謚號文端。上輩子他沒有謚號,這輩子算是魂歸故里時,也榮歸故里。
當姚啟圣舊疾復發病逝的噩耗傳來時,胤礽以為自己會麻木。
胤礽聽到,姚啟圣是在陣前舊疾復發暴斃,在咽氣前還在振臂狂呼“殺敵殺敵”。他眼前一黑,悲傷的情緒居然才涌上心頭,不能自已。
康熙單手扶額,也忍不住垂淚。
“都走了,都走了”康熙喃喃道,“這些扶持朕的老臣”
康熙腦海里閃過索尼的臉,閃過許許多多扶持過他的已經逝世的老臣的臉。
索尼幫康熙壓制鰲拜,力主康熙親政;杜立德不僅是康熙的老師,在平定三藩時還是康熙心腹謀士;姚啟圣平臺灣、建海軍,在逝世的最后關頭還在喊著“殺敵”;許三禮幫康熙守住國庫,清繳欠銀,澄清吏治
在康熙之前為帝的每個階段,扶持著康熙走向明君之位的老臣,一個接一個的逝世了。
常泰單膝跪地垂首,也不由淚流滿面。
“姚啟圣謚號忠定。太子,你去送送他吧。”
“是,汗阿瑪。”
忠為文武通謚,忠定僅次于忠武。
前世姚啟圣沒有謚號,這一世,康熙終于肯定了姚啟圣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