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岱訕訕進來行禮“太子殿下冤枉啊,臣是受皇上之命來傳口諭。”
沒錯,混蛋小子鄂倫岱又被起復了。
康熙對母族是真愛。
“說。”胤礽不客氣道,“除了吃了嗎喝了嗎不要太累,還有什么”
鄂倫岱十分光棍道“沒了。太子殿下,臣也可以坐在這聽嗎”
胤礽扶額“你想聽就聽吧。”
鄂倫岱立刻高興地踢掉了靴子,用太監端來的熱水涮了一下腳,擠開一個侍衛,坐在了納蘭性德一旁。
納蘭性德“”開始渾身不舒服了。
鄂倫岱摩拳擦掌“太子殿下繼續繼續,臣認為太子殿下說得特別好那群老家伙就是沒用”
侍衛們“”
全京城著名坑爹紈绔子弟鄂倫岱加入密聊,胤礽開始頭疼了。
算了,頭疼也是阿瑪頭疼,我就只惹事不管事。
五歲胤礽繼續拱火。
他的話可不全是忽悠,而是部分事實。
八旗制度本就源于后金那少得可憐的人手和匱乏到極致的戰略資源。
他們人少,編成八旗就夠了。
所以最初弄八旗的時候,努爾哈赤也沒想過自己能入主中原,更沒想過自己入主中原之后要怎么做。
這個討厭所有漢人和文人的家伙,大約腦子里想的是如果運氣好入主中原,就把所有人都編入八旗吧。
順治朝大清正式成為華夏大地之主,那些老滿洲勛貴們卻沒能調整心態。
他們仍舊當關內中原是搶來的“別人家的地”,當關內中原人士是“外人和敵人”。所以他們要筑起高墻,鞏固八旗這個入關后就該解散的制度,自絕于廣袤世界。
這件事本來該順治完成。順治早逝,這件事就壓在了康熙身上。
若是康熙不將這件事完成,大清再改變就會非常困難。
其實原歷史中,康熙雖然保守,但也是做出了改變;雍正接過康熙衣缽,即使外戰垃圾得一塌糊涂,內部改革還算不錯。
到了乾隆,開始復古了。雍正作出的努力被他全盤推翻,就差把雍正的墳刨了。
乾隆前期還算個不錯的皇帝,后來被國外此起彼伏的革命嚇破膽,只想閉住眼睛做千秋萬代的美夢。
自乾隆起,宮中皇子教育再不涉及外國知識。
后人都不能理解,你乾隆害怕國外思潮和技術傳進大清,限制民間和外來者接觸可以理解,你不準皇子學這是怎么回事啊
康熙和雍正也警惕,他們的警惕是自己和皇子都是外國通,對世界地圖和政治格局了然于胸。康熙還有多位外國皇帝筆友;雍正也搜集了許多外面的事給乾隆看。
乾隆看了,嚇到了,手一揮眼一閉,就當這些事不存在,把資料全鎖了。
鴉片戰爭開始兩年了,乾隆的孫子道光還傻乎乎地問英吉利在哪,連世界地圖都沒看過。
這可真是做夢要先自己睡過去,絕了。
胤礽深呼吸。
改必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