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近一看。
“嗯”
李昌雅作為古典技法的傳承人,素描功底本來就有很多值得令人學習的地方。但令來人驚訝的是,這個和李昌雅并排起筆的人,無論是速度還是對整體,線條的把控力都不輸于李昌雅,至少目前來看,兩人不分上下。
“這個小家伙誰啊”
“不知道啊,好像是我粉絲。”
“又吹牛了吧。”
“真的”
那人來了也不走了,抽了根煙在后頭看,兩人邊看邊聊。
又過了會,又來了個不怎么合群的散人畫家,他一看,先注意到了李昌雅,再看到他身邊的人。
“誰啊這家伙。”
“不認識,陳蒼南吹牛皮說是他粉絲。”
那人在沈寧后面站了一會,抬頭道“陳蒼南,別的不說,你素描稿有你粉絲畫得好么”
陳蒼南分辯道“這個不能這么比的呀。”
“我們鄉土派從來不在乎素描啊線條啊明暗對比什么的,都是一只畫筆畫到底的,素描對我們只是工具不是結果。”
“好歹我也算半個鄉土派的,別損壞我們鄉土派名聲好不”
“你們在這干啥素描”
“這小伙子光線塑造手法很強啊,專業的就是國際的。”
“所以要是這小伙子贏了,你就能擁有20李昌雅的素描是么四舍五入就是凈賺一百萬啊。”
“下次還有這種好事麻煩叫上我。”
一個小時對普通人來說或許有點久,但對于正在作畫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流光瞬息。兩個人從時間過半開始注意填充細節,這張畫注定是不可能讓他們完成到最后的,但就算是這樣,整體的完成度仍然很高。
放下筆的那一刻,兩個人心中都有種塵埃落定般超脫世俗的靜謐。
“怎么樣”李昌雅一轉頭,回頭看到身后一大堆人。
“怎么這么多人”
“李昌雅你讓開讓開。”后頭的人借著自己年紀快比他大一輪的優勢,趕小鴨子般地把他趕下來。
李昌雅站起身,朝著沈寧面前的畫布看了一眼,臉色立變。
“不錯啊,都不錯了,才一個小時,能畫到這程度真不錯了。”幾個成名多年的畫家點評道
“如果要從成品完成度和運筆技術方法來說,還是李昌雅更勝一籌,但這位,呃,不知名小朋友的素描也獨具風格,他的作品本身就是淡化人物的,因此對人物的不完美體現也不能歸于時間上的不充足或者對整體把控不足。”
兩張畫布上,午后陽光下的客廳內,賓客歡喜而優雅,一舉一動,儀態神情都體現出了一種高雅的上流社會感。而至于客廳的另一邊,雖然因時間限制,只有幾個人模樣,但那種閑散,落拓不羈的表情還是顯示出了與那頭截然不同的氣質。
這兩幅畫各有千萬,但總體來說,李昌雅勾線秀麗柔和,寥寥數筆就把人的體態舉止勾勒了出來,他以客廳中央兩個正在舉杯洽談的男人為中心,筆跡向外輻射,背景外幾個人逐漸虛化,氣氛高雅而閑適,是典型的古典技法畫法。
而沈寧線條更為簡練,有幾筆甚至可以說是粗重狂野。他從一開始就他淡化了客廳內所有人的形象,從而把重點投向建筑物空間,還有各種家具擺設,這種主體形式的不同使得他可以省略許多對人體外貌動作的線條表現,用幾筆長線條強硬地增加無機質感。
但如果只是這樣,這幅畫又過于生硬,因此他在光線方面做了很多處理,由光線予以這場私人宴會愉快的感覺。
而李昌雅則是通過參加宴會賓客身體中自然流露的禧悅來表現這一點。兩個人方向不同,但最終節點還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