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嬈抿嘴笑出聲來,倚在他懷里,恰恰覆在他心口處,聽得到那怦怦的心跳聲,她又笑了笑。
皇帝略有些不自在,揉了揉她的臉頰,正色道,“好了,別笑話朕了。”
半個時辰后,馬車穿過一條山谷,來到一處四面環山的平原,遠遠地,似聞到一些木香,有檀木,黃花梨等,傅嬈自小進山采藥,對氣味極是敏感。
她掀開車簾一角,入目的是一片綠茵之地,淺草伏低隨風起浪,草浪盡頭,炊煙裊裊,屋舍成群。
須臾,馬車停在一處轅門,隨駕的孫釗立即翻身下馬,親自擱下馬鐙,恭敬迎著二人下車。
傅嬈立在車轅,眺望眼前,這是一處巍峨的轅門,琉璃黃瓦,紅柱高矗,大約有三丈來高,上頭用隸書書寫了碩大的“御用監”三字。
傅嬈曉得宮廷有二十四司,這御用監是僅次于司禮監的內朝衙門,專職奉圣命敕造圍屏,床榻,各類金銀首飾,玩器,書籍畫冊之類。
莫不是皇帝給她置辦了首飾既是如此,直接吩咐人送去行宮便是,如何領著來此處
傅嬈疑惑地下了馬車。
通州離京城不過一日路程,這御用監的工坊下轄上千名工匠,忙時亦可調動一萬工匠,所需屋舍宅院極多,占地甚廣,內廷司便在這通州與京城之間的一處秘密之地,建了這一處工坊。
已有御用監的領頭太監前來迎駕,是一位四十來歲的老太監,遇見皇帝腰彎得極低,一臉和氣,笑瞇瞇的,瞧見傅嬈也不意外,可見是皇帝心腹,他跪下磕了幾個頭,領著皇帝與傅嬈一行入內。
里面是一排排的工坊,鏗鏗鏘鏘的聲響似樂章此起彼伏。
想是事先得了吩咐,原本赤膊上陣的工匠皆穿上衣裳,衣裳濕透,緊緊黏在身上,有管事的內監瞧見御駕至此,連忙出來工坊,迎在青石磚鋪好的路面磕頭,皇帝擺擺手示意退下,拉著傅嬈一路走過幾排工坊,來到正中一間碩大的庫房,庫房長寬大約二十來丈,門口皆有侍衛把手。
跨過門檻,里面鋪著不少貨架,林林總總,各色家具,金銀首飾并許多玩器,琳瑯滿目,應接不暇。
老太監在前引路,沿著一排排貨架仔細給傅嬈介紹,他聲量細長,說起話來皆是溫和悅耳。
“娘娘,這是官窯敕造的一套瓷器。”
傅嬈一眼望去,有紅描金的纏枝紋六方杯,青花斗彩歲寒三友的蓋碗,斗彩雙耳瑞獸梅瓶,松石綠地粉彩牡丹茶具,藍釉彩雞缸杯碗具,茶具,梅瓶等各類瓷器不勝枚舉,件件造型精美,華麗炫目。
“這邊是燈具”
傅嬈被領到靠窗這一排貨架邊上來,整整三層皆是各色精致的宮燈,有壁掛的琉璃燈,懸掛的蘇繡宮燈,落地的銅制燈樹,彩瓷燈,長信宮燈等等。
色彩過于鮮艷,倒是耀花了傅嬈的眼。
見她盯著一排燈具瞧,那老太監又笑瞇瞇往旁邊一指,“娘娘您請這邊看來,這是一整套點翠首飾,您瞧瞧,可合心意”
世人常道買一套點翠首飾,不過是手鐲,頭面,發釵之類,可面前這一套點翠,足足有三十來件,涵蓋鳳冠,釵器,步搖,簪子,花結,珠鈿,手鐲等等,其中以那頂端莊氣派的九龍九鳳點翠鳳冠最為醒目。
老太監在一旁恭敬地介紹著,神色間帶著幾分驕傲,“娘娘,這件鳳冠共用了寶石三百多顆,珍珠三千多顆,九條金龍口銜金珠花費十幾名工匠共半年功夫方完成,您再看這套金累絲的首飾也是三十名工匠半年功夫方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