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笨笨也般鬧你嗎”
傅嬈聞言眼眶一酸,當年在潭州及苗疆的子,是真的很苦。
那時的她,總覺心里少了一塊肉似的,不知在惦記什么。
當年不知,當她不在他,如今再經歷一遭,才明白,她當年大抵是惦記孩子的父親,多么希望他與她享受孩子帶來的喜悅與心酸。
“笨笨很乖巧,她鮮少鬧我”她哽咽。
皇帝閉了閉眼,心頭鈍痛,垂眼道,“笨笨是曉她爹爹不在邊,心疼娘親”
那三年,終究是二人心中的悔與痛。
若有來生,他絕不會讓她吃那樣的苦。
往后的子,皇帝每只去前庭視朝兩個時辰,其余時光皆陪在傅嬈與笨笨邊。
傅嬈睡,他就抱笨笨讀書習字,傅嬈醒了,就把孩子丟開,去陪傅嬈。
二公主和三公主時常過來玩,皇帝也一教導。
四月初,春闈結束,傅坤中了進士,十五歲的年紀,風頭太盛了。
短短大半年的光景,傅坤穩重許多,當了國舅爺后,上的擔子越發重了,所有目光釘在他上,他想姐姐撐腰,他不讓她在宮里獨木難支,他要告訴皇帝,姐姐是有兄弟撐的。
他沒有讓人失望,禮公布皇榜時,他字赫然在列,那一刻,所有的壓力到釋放,眼角滲出淚花來。
緊接,三后金殿傳臚。
新科進士皆在奉天殿外候,各官員將卷子謄錄,便一班班列在金殿兩側讀卷,讀卷者為內閣大學士,里頭就有講究,誰的卷子被讀到,最有成為一甲三元。
若皇帝懶惰,聽了幾片卷子不再聽下去,便任由內閣宣讀幾份,順手定下狀元,榜眼和探花。
內閣大臣曉皇帝念小舅子,自是第一個便讀了傅坤的卷子。
皇帝卻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要求各大臣將所有試卷全暢讀完畢。
一讀從上午讀到天黑,到了末尾,內閣大臣也為了前三甲吵了來。
傅坤依然以出色的才華列為第一。
“陛下,傅坤文章練達,立深遠,一氣呵成,實屬天縱之才,為一甲頭”
韓玄與程康讀過傅坤的文章后,皆十分贊賞。
只是新上任的內閣大臣,吏尚書章知客卻認為傅坤提出的幾條吏治雖好,卻難以實行,該讓另外一篇嚴謹樸實的文卷列為第一。
章知客是務實之人,不太認為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堪為狀元。
皇帝將最好的幾片文卷選出來,細細研讀數遍。
“傅坤才氣逼人,文章錦繡,實屬難,柳如暉字字珠璣,切中要害,乃實干之臣,再有位曹少天,引經據典,文采斐然,一手好字”
“以朕之,此三人皆有狀元之才,只是柳如暉字里行間彰顯品格卓峻,堪為第一,曹少天為榜眼,傅坤嘛,年少清縱,合屬探花郎”
三人中,傅坤長相最為出眾,被點為探花郎。
百官依然覺柳如暉嚴謹有余,曹少天辭藻過于華麗,唯有傅坤三者兼之,不他狀元委屈了他。
皇帝以傅坤年少缺乏歷練為由,駁了百官的請求。
夜里,皇帝“負荊請罪”,將事情經過說與傅嬈聽。
傅嬈正在孩子整衣物,失笑道,“若是坤兒被點為狀元,世人都道陛下偏袒,即便有才也會落人口舌。”
“如此一來,百官不僅覺他有才,更替他委屈,也有了,利也有了,既保全了陛下公正不阿的聲,也讓坤兒不必被人攻訐,陛下向來深謀遠慮,臣妾最是放心。”
皇帝心中快慰,攬她入懷,“妻如此,夫復何求,世人皆是爭一時之,而損半生之利,唯朕的皇后眼界格局非同一般。”
果不其然,翰林宴上,眾人皆為傅坤鳴不平,傅坤卻慨然一笑,朝柳如暉舉杯,“當向柳兄學習務實之道,替陛下效力,為百姓謀福。”
寥寥數語,消弭了爭端,也收攬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