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浦那邊雖然催得急,但是你得穩住,急不得。”邱老師與宋恂相處了一年,思考問題也是站在他的角度去分析的。
“這個海浦海洋漁業公司目前看來發展前景還好,但它要干的事情,在南方那邊已經有過失敗案例了。新公司成立的目的是發展遠洋漁業,為了保障群眾漁業的利益,他們是不被允許在近海捕撈的。所以能去外面打漁的船就相當關鍵了,如果成功通過補償貿易買到船,賺了錢,那么皆大歡喜。可是,一旦失敗了,這個公司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為它不像別的漁業公司那樣,可以從事近海漁業。你可得想好了,萬一公司真的被解散,到時候你何去何從”
邱老師覺得,以宋恂的個人條件,黨校畢業以后,隨便去哪個單位都比去這個草臺班子強。
最起碼沒有失業的后顧之憂。
他要是去了這個公司,那背上的包袱可是不輕。
宋恂笑著問“海浦那邊要求什么時候到任”
“他們當然想要越快越好了。”
“那我黨校這邊的課程怎么辦我還有一個學期才能結業呢。”
邱老師仔細盯著他瞅了兩眼,才嘆氣道“這件事郭校長也是知道的,他說,這個工作是真正需要解放思想的,既要勇于創造新的經驗,又要保持謹慎謙虛的態度。如果你同意去海浦工作,這學期就算你是去實習的,人事關系還留在咱們黨校,期末的時候回來參加考試就行了。”
那個漁業補償貿易到底能否成功,一年之內就可以見分曉。
如果海浦的嘗試也失敗了,那么宋恂的人事關系留在黨校,也算有個退路。
宋恂也很快想明白了這一點,心里一時說不清是什么滋味。
邱老師起身在他的肩上拍了拍說“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我勸你再回去好好考慮一下,跟家人商量商量。但是作為一名黨的干部,我又很希望你真的能解放思想,去做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成功打到遠洋去黨校讓你去實習,也是為了減輕你的思想包袱,不要有壓力,輕裝上陣”
宋恂與邱老師懇談一番后,當天晚上就回了家。
先跟媳婦說,他興許要提前回海浦工作了。
“你真的要回海浦啊”項小羽笑瞇瞇地說,“回海浦好呀,咱家的小二樓終于不用一直空置了。”
“你不怕跟我兩地分居了”
“嗐,你這些年的工作總是變來變去的,沒準兒這次干個一年半載又換地方了”項小羽故作輕松地說,“回海浦也好,我在外面總是想我爹娘,如果我畢業的時候,你還能在海浦繼續干,那我也回老家去工作,離我爹娘還能近一些”
小宋哥當初支持她來省城上大學,自己獨自一人承擔起了教育孩子的義務。如今她當然也得反過來支持他的事業,不能拖了小宋哥的后腿
出于對兩個未成年兒童知情權的尊重,宋恂將自己有可能會去外地工作的事,告知了兩個懵懂無知的兒子。
雙胞胎淚眼汪汪地問“爸爸,咱們要離開這里啦要去很久嘛”
“不是,爸爸自己去工作,你們還留在這里,跟爺爺奶奶和媽媽在一起。”
“哦,”小哥倆的眼淚收放自如,“那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