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平凡自己也說了,他們要走自己研發的路子,買國產漁輪。總不至于為了拖慢他們的發展速度,就干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吧
省漁的總經理,不至于連這點格局和胸襟都沒有
宋恂實在想不通省漁走的這一步棋有什么用意,第二天他在家里呆不住,便給在省漁工作的嚴秋實打了電話,兩人約在省漁對面的國營飯店一起吃午飯。
瑤水支公司被解散沒多久,嚴秋實就找關系調回了省漁總公司,近幾年一直在生產指揮室負責調度工作。
“老潘不是已經跟你們一起去談判了嗎這半個月連出海任務都沒參加,他正跟你們在一塊兒呢,就不用我幫你盯梢了吧”嚴秋實與宋恂碰了下酒杯。
“不是潘船長的事,”宋恂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地問,“幾家漁業公司反對海浦進口外海漁輪的消息,你聽說了吧”
“嗯,聽了一點。這種反對聲對你們應該沒什么影響吧”
“怎么沒影響動搖軍心啊。”宋恂半真半假道,“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就是你們公司的姜平凡帶頭干的,為了幾對外海漁輪連臉都不要了”
嚴秋實不信地搖頭“肯定是你弄錯了,我們也計劃去外海捕撈呢,咋可能故意干這種事這不是自縛雙手嘛”
不買日本的高價漁輪,不代表就不想去外海打漁了。
“我們公司的下屬船廠早就開始研發尾滑道漁輪了,聽說馬上就能出結果。”
“確實在研發了,但是不可能馬上出結果。”宋恂自己就是從船廠出來的,聽說有不少曾經的同事被調去研究外海漁輪了。
以他了解到的進度看,等到漁輪能正式下水試捕,少說還得兩三年。
嚴秋實還是搖頭,保證道“姜經理不可能看上三四百萬一對的進口漁輪,我們就想等國產漁輪組船隊呢,不過在咱們自己的漁輪能正式下水之前,我們想從日本進口幾條便宜漁輪暫時用著,臨時過渡一兩年。”
宋恂聽得稀里糊涂的,疑惑地問“他不是看不上日本的漁輪么,怎么又要買便宜的漁輪”
“也不是看不上吧,”嚴秋實滋溜一口小酒說,“領導的想法咱哪知道領導對進口漁輪的態度,已經反反復復轉變好幾次了。從去年開始,公司里就刮過好幾陣風。剛開始說要從挪威進口漁輪,然后又說從日本進口,后來又覺得進口不行,還得自己研發,結果研發過程太慢,又想要進口的。公司一二把手對進口漁輪的意見不統一,一直在扯皮”
他又搖頭笑道“要是意見統一了,這次去跟外商談判的肯定是我們省漁,也就沒你們海浦什么事了。”
宋恂聽他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也沒說到正題,不由再次問“你剛才說的,那個便宜的漁輪是怎么回事”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好像是去年,我們單位的領導跟著省里的經濟考察團去過日本考察。聽說當時差點就要簽什么協議了,能買到很便宜的漁輪。不過由于姜經理堅決反對,這事就沒辦成。最近公司領導可能是被你們海浦的大動作刺激的。”嚴秋實挑揀著花生米,笑道,“王書記又打算跟日本買漁輪了,就買去年考察過的那種便宜漁輪,用來過渡一下。”
“這漁輪報價是多少”宋恂問。
“那我就不清楚了。”嚴秋實搖搖頭。
宋恂以為這所謂的便宜的漁輪是跟南灣那邊差不多的漁輪,不是目前最先進的,但是性價比夠高。
不過,他回去以后,從翻譯小陳那里聽到的消息卻全然不是這么一回事。
小陳就是去年跟著經濟考察團去日本的隨行翻譯,當時的情況他都很清楚。
“不是新船。是遠洋漁業公司的一批滿了使用年限的舊船,當時給的報價確實挺便宜的,每對才四千多萬日元,價格還不足新船的十分之一。”
“那批船已經用多少年了”宋恂問。
“船齡都是十二年的,日本漁輪的法定使用年限就是十二年,比咱們的短。”小陳見他感興趣,便詳細介紹道,“他們的船在使用期限內一般不會大修,所以,雖然水面以上的部分看起來破舊,但是水線以下的部分,機器儀器都挺好的。省漁的總工特意在他們的漁輪上考察了一個禮拜,據說把那些船修一修可以再用六七年。不過,當時省漁的姜經理不想引進人家用了十幾年的舊船,覺得那樣有損咱們的國際形象,所以這事就沒談成。”
宋恂點點頭,姜平凡那人是很愛面子的。
省漁頭一回進口外國漁輪,不但沒能引進最先進的漁輪,還把人家不用的舊船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