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孩子的演講稿基本都不是自己寫的,演講內容的差異其實是各自家長和老師水平的差異。
所以這場比賽真正能拉開分數的環節,不是正式演講,而是那個與評委對答的環節。
有的小朋友連評委的問題都聽不懂,站在臺上手足無措,憋得滿臉通紅。
有的聽懂了問題,但是語言組織能力差一些,回答得詞不達意。
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影響小朋友的心態。
心態崩了以后,連準備好的演講內容也背得磕磕巴巴了。
“兒子,你們一會兒上臺的時候,能聽懂老師的問題就回答,聽不懂也沒關系。”項小羽不放心地跟兒子們叮囑,“之前有兩個小朋友也沒回答好,不會回答不丟人,跳過這個環節好好演講就行了。”
吉安眼睛盯著臺上演講的小姐姐,無可無不可地點點頭。
項小羽見他聽得認真,又忍不住說“你們不要學這個小姑娘,還按照自己的方式演講就行。”
“但是她剛才回答上問題了。”吉安覺得人家還挺厲害的。
“這小姑娘表現確實不錯,”項小羽想了想,只說,“但她說話的速度太快了,我都聽不太清。你們一會兒講慢一點,讓媽媽和老師都能聽懂。”
她雖然不是評委,但多少也能看出這小姑娘的問題。
這孩子很自信,演講的語速非常快。
甚至不用思考就能脫口而出,像是在完成背誦全文的課后作業。
缺少一點演講的美感。
不過,人家小小年紀就能表現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刨除這點小瑕疵,算得上是上半場最佳,前十五個孩子里,她表現得最好。
快到吉安上場的時候,項小羽忍不住問“兒子,你要不要上廁所啊”
吉安淡定搖頭。
“那喝點水吧”老母親已經開始緊張了。
吉安接過水杯灌了兩口,然后就帶著自己的道具和道具師,去舞臺下面的臺階旁候場了。
為了拍攝電視教學片,省廣播電臺和電化教學館都派出了拍攝隊伍。
在舞臺正面和側面各擺放了一臺攝像機。
項小羽帶著自己的照相機,站在了省臺攝像師的旁邊,注意到兒子望過來的視線,連忙笑著跟他揮揮手。
吉安聽到工作人員讓二十號上場的通知,便回應了媽媽的揮手,走上了舞臺。
他穿著小姑買的那套小西裝,走到距離四位評委老師兩米遠的位置站定。
鞠躬跟老師們問好,就按照在家準備好的,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
評委們聽說他只有六歲,便從小低組的問題里挑出一個進行提問。
“講一講你目前遇到過的最大困難或挑戰。”
站在臺下的項小羽,一聽問題就放心了,這道題他們準備過
兩個孩子都會答
才六歲的小孩能有啥難事無非就是學習上的那點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