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學英語的過程中因為沒有專業英語老師,只能跟著半吊子父母和英語磁帶學習的經過就行了。
臺上的吉安也聽懂了這個問題,他前幾天剛跟爸爸練習過。
不過,吉安也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孩子,回答評委提問的時候,他改主意了。
“前幾天,我掉了一顆牙。媽媽說,少了這顆牙我可能就不能拿演講比賽的第一名了,”吉安舉著話筒,從他現有的單詞儲備中挑選著合適的詞匯,“因為沒有了這顆牙,我演講的時候,就會發音不清楚,影響我的比賽成績。我覺得掉了一顆牙,就是我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這比沒有英語老師,只能跟著磁帶學習英語還要難”
說話漏風,再配上他苦惱的小表情,瞬間讓人感同身受了。
幾個評委和臺下能聽懂英語的家長們都笑了起來。
之前負責提問的女評委笑著說“那就開始你的演講吧,讓大家聽聽演講比賽的第一名到底是什么水平的。”
“我今天要介紹的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吉安聽出了評委的調侃,但還是很鄭重地點點頭,然后沖著臺下候場的方向招手,把弟弟叫了上來。
延安捧著一堆道具跑上來,跟評委老師問了好,就站在距離哥哥兩步遠的地方。
“這是我的雙胞胎弟弟,宋延安,他一會兒也要參加演講比賽,不過,他現在是我的小秘書”
評委們最開始還有點不明就里,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這個小秘書是干什么的了。
宋吉安每講到一個春節習俗的時候,他弟弟就配合著拿出關鍵道具。
比如,當他講到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和福字。旁邊的小秘書就應景地拿出一張紅彤彤的福字和一副對聯進行展示。
再比如,提到過年為什么要放鞭炮的時候,小秘書還要從道具堆里提溜出來一長串鞭炮。
小哥倆一個慢慢講解,一個認真展示。
將春節的傳統和習俗介紹得明明白白。
雖然演講內容沒有“爭做四化建設好少年”之類的貼合時事,但這個孩子的聲音洪亮,語速適中,表達也很流暢。
表現得可圈可點。
吉安本人對自己的表現也挺滿意,拉著弟弟鞠躬下臺以后,就蹦蹦跶跶地跑過去找媽媽。
“媽媽,我剛才講得咋樣你能聽清不”
項小羽捧過他的胖臉蛋啾啾了兩下,“太厲害啦大王子發揮得特別好,比在家排練的時候還好”
吉安拿起一會兒要幫弟弟展示的大燈籠,遺憾道“要是爸爸也能來看我們演講就好啦,我們在臺上表演,他都沒看到”
“沒關系,”項小羽指了指旁邊的攝像機,“回頭讓爸爸在電視上看也是一樣的。”
吉安的比賽結束了,讓她放下了一半的心,但還有一半仍放在馬上就要登場的延安身上。
延安將哥哥剛走過的流程重走了一遍。
雙胞胎小兄弟長得一模一樣,連豁牙位置都一樣,給評委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提問的仍是之前的那位女評委,但雙胞胎弟弟卻出了岔子。
他沒聽懂老師的問題
之前也有沒聽懂提問的小孩,要么愣愣地站在臺上,要么緊張得想哭。
氣氛多少帶著點尷尬。
不過,宋延安是個實在孩子,評委的提問他沒聽懂,便很光棍地用英文回“老師,你的問題我沒聽懂,請你換一個吧”
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