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瑾是第三個試音的,過了一刻鐘還沒出來,大家等在門外隱約能聽到里面的朗讀聲。
故事稿挺順暢,她用朗誦腔讀的聲情并茂的,不過新聞稿不知道怎么回事,聽起來一頓一頓的。
張偉聽到以后,很有感觸地說“她的情況跟我差不多,沒有填寫真實數據,所以朗讀的時候會有停頓。”
項小羽暗自慶幸,幸虧她聽了小宋哥的話,搜集了大量真實數據,否則一會兒進去也會出現同款卡頓。
蘇瑾從里面出來時,臉上還掛著笑,對項小羽招手道“小羽,輪到你了。”
項小羽與她道了謝,進入播音室就按照要求坐在了話筒前。
“把錄音設備打開,開始吧。”郁英荷閑適地坐在椅子上,沖她揚了揚下巴。
項小羽瞅瞅那個黑匣子,撓頭道“臺長,我們廣播站里沒有錄音設備,我還不會用這個呢您教我一次吧,下次我肯定就會用了。”
郁英荷笑了笑,起身在黑匣子上按了一下。
不過,機器并沒什么動靜。
“嗯”郁英荷探身過來在機器上捅咕了半天,仍是沒動靜。
項小羽猜測“會不會是沒電了”
郁英荷“”
彎腰將耷拉在桌子下面的插頭插上了電源。
項小羽“”
前面那三個人都在試什么啊
“開始吧。”郁英荷不以為意地揮手。
項小羽坐到播音桌跟前,調整了一下話筒的位置,按照剛剛郁英荷的演示,按下了錄音開關。
“春和景明,萬物復蘇。海洋黃花魚汛與江河刀魚汛,即將相繼來臨。海浦市南灣縣的漁民們正在抓緊時間準備各項生產工具,喜迎漁業大生產。團結、光明、左家門等公社,先后組織男女社員兩千余人,進行打繩、結網、修船等漁具生產工作。為了滿足春汛時對草繩的大量需求,團結公社瑤水村生產隊還將加工草繩的任務分配至每條漁船,讓社員們利用上工空隙,紡出草繩兩萬多斤。目前,全縣已經完成各種型號的漁網三千七百二十張,各種”
項小羽沒有刻意使用朗誦腔,而是用了語調稍稍提高的口語化腔調。
一篇稿子讀下來通順連貫,語速也是在家反復掐表計算過的。
將錄音設備暫時關閉,項小羽拿著那篇海洋氣象稿問“郁臺長,咱們漁業電臺的海洋氣象預報是正常速度播音,還是用記錄速度播音啊”
“都可以。你就念吧。”郁英荷端著茶杯喝口茶。
“怎么都可以呢”項小羽建議,“要不咱們還是用記錄速度播音吧在我們生產隊里,好多漁民都有記錄天氣預報的習慣,還有一些生產隊會根據這些記錄,總結全年的海洋氣象情況。省漁業廣播電臺的播音速度太快了,像我爹那樣年紀大的漁民,根本就記不下來。之前我們還給電臺寫信反映過這種情況呢,可惜石沉大海了。”
郁英荷從善如流地點頭“那你就按照記錄速度播報吧。這段氣象稿就不用錄音了,省點錄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