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宋恂給她當了兩回翻譯后,就顧不上這些了。
權衡了兩天以后,苗書記終于下定決心,帶著宋恂去了縣革委會,給馮主任匯報了情況。
馮主任果然如他們所料,對這個分廠有極大的興趣,當下就給縣工業局的局長侯明亮打了電話。
讓宋恂比較意外的是,侯局長居然是知道這個消息的,而且他所掌握的信息顯然要比宋恂更全面。
“這個事我們工業局半個月前就知道了。”侯明亮聽明白來龍去脈后,坐進沙發喝了口茶。
馮主任蹙眉問“這么大的消息,為什么不上報”
“主任,您有所不知,人家市服裝公司早就有合適的選擇了,咱們去爭取也是白折騰。”
“什么情況”馮主任問。
“不是說臨萬縣和岳東縣仍在爭取嘛,居然這么快就定下了”苗利民也被這個消息打個措手不及。
“那兩個縣其實也是瞎摻和的。”侯明亮又滋溜了一口茶,笑道,“服裝公司的這個建廠消息剛在他們內部討論時,我就知道了。當時還組織局里的人手開會討論過,爭取這個分廠的可能性。結果討論了半天卻做了無用功,人家服裝公司的領導早有屬意的對象了。他們公司革委會的彭主任是從定山縣紡織廠調出來的,對定山縣的情況十分了解。彭主任想在定山縣建分廠。”
“那定山縣連爭取都不用爭取,就能直接吃個大餡餅了”馮主任酸溜溜地問。
“可不是嘛。但也沒辦法,人家領導樂意,咱也改變不了人家的想法。”
苗利民“那他們公司其他人就沒有什么意見”
那么大的公司,又不是他的一言堂,另兩個縣既然可以那么快就收到建廠消息,必定也是在公司內部有人的。
“有意見也沒用,定山縣的條件確實比較適合建廠。定山縣是咱們市里最早大規模發展紡織業的地區,五幾年的時候人家就定下了發展紡織業的路子。他們那邊雖然沒什么能在全國叫得上名號的大廠,也不像市服裝公司一樣大搞出口,但人家的小型紡織廠和相關企業非常多。繩帶廠、毛麻廠、印染廠、針頭廠、鈕扣廠、紡織機器制造廠、維修廠,反正只要是與紡織相關的,人家那邊都有配套。”
侯明亮嘆口氣,問“平心而論,如果由咱們來給分廠選址,是不是也得選擇定山縣,這還有啥可反對的嗎”
馮主任擰眉在沙發扶手上敲了兩下,沉吟半晌說“定山縣的配套好,但地理位置并不占優勢,他們那個縣三面環山,山地多耕地少,當初就是因為交通條件太差,又剩余了大量閑散勞動力,才定下了走紡織業的路子。不過,市服裝公司是要搞出口的,把分廠建到那個小旮旯里,運輸成本可是不低。”
話雖如此,但他們南灣縣除了一個地理位置好,也沒什么其他優勢了。
苗利民與宋恂對視一眼,看來他們之前商量的對策暫時用不上了,縣里要是爭取不到這個分廠,他們心里有再多的盤算也是白搭。
“其實,咱們也不算沒優勢嘛,”苗利民如數家珍道,“你看我們團結公社,也是有針頭廠和線繩廠的,其他公社也有毛麻廠和印染廠,只不過沒集中在縣城而已。”
宋恂也接話說“咱們縣對社隊企業一直是大力支持的。馮主任提出的老雞生蛋孵小雞的辦法,讓我們這些社隊企業受益不少。如今是縣辦廠幫扶社辦廠,社辦廠幫扶隊辦廠,比如我們團結公社新辦的織襪廠,年產值至少有兩百萬,就是由縣制衣廠帶動起來的。這種以廠養廠的模式,是咱們南灣縣的一大特色。如果服裝公司的分廠能建在南灣縣,也可以采取這種脫卸產品的方式,將零件擴散到社隊企業生產,這樣不但支持了社隊企業的發展,還能反哺服裝廠。”
馮主任默默想了想,自己什么時候提過“老雞生蛋孵小雞”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