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來跟魏主任商量這件事的。”
魏金貴擺擺手說“不用商量了,這件事是我們何書記下的死命令,線路指標必須得拿到手。”
“你們已經有四條線路了,還不夠用啊”宋恂笑著問。
“哎,你有所不知。”魏金貴無奈道,“我們公社雖然工業發展得快,卻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每年得幫縣里安置一部分閑散勞動力,我們這里很多工人是家住縣城的。每天早上一趟公共汽車根本就不夠用,工人們已經反映過很多次了。”
宋恂理解地笑笑,建議道“既然如此,你們應該跟縣里申請一條通勤專線啊,沒必要浪費一條公交線路的指標。”
魏金貴打哈哈“兩條腿走路嘛,哪個線路申請下來就用哪個。要是都能申請下來,不是更好嘛。”
鄭孝娘在心里翻白眼,怪不得人家左家門的工業能發展得這么好,人家這種只嘗不買光占便宜的厚臉皮就不是他們能比的。
“咱們兩個公社都被定為了接待外賓單位,現在接待外賓才是公社里的頭等大事吧”宋恂問。
“接待外賓是要緊事,可是誰知道這外賓猴年馬月才能來啊”魏金貴原本也挺期待迎接外賓的,可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那點熱情早被消耗沒了。
“等咱們的準備工作做好,省外辦自然就安排了。”宋恂再次提起交通的話題,“剛才我們從公社過來,路上花了將近四個小時。先從團結公社乘車去縣里,再從縣里轉車來左家門。咱們兩個公社的直線距離其實沒多遠,如果有一條直達的汽車線路的話,頂多一個小時就能抵達。”
魏金貴一愣,放下茶杯問“宋主任,你是什么意思”
“縣工業交通局的那個指標原本就是要給長征公社的,人家如今還只有一條公共汽車線路。咱們兩家的線路都比人家多,事情有個輕重緩急,縣里多半還是要將這個指標留給長征公社的。”
如今的局面就是典型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縣里將這個指標給長征公社,理由都是現成的。只有一個指標,兩個接待外賓單位沒法分。
“與其咱們誰也得不到這個指標不如咱們兩家合作一把”宋恂提議,“咱們既然都是接待外賓單位,那么外賓很有可能從我們那邊參觀完,就直接來你們這邊。外賓當然是不太可能坐公共汽車的,但是咱們雙方的工作人員往來,總得有條汽車線路可以用吧”
從包里翻出那張全縣的交通地圖,宋恂將鉛筆圈出來的圓圈指給他看,“如果以咱們兩個公社為和終點,開通一條公共汽車線路,中間還會途經至少三個公社,包括長征公社。這條線路是可以讓五個公社的社員受益的。”
魏金貴的視線死死盯在地圖上,心里快速盤算著。
“你們左家門公社有個很大的漁具供應門市部,我們團結公社剛開辦了咱們省內沿海一帶最大規模的農機銷售門市部,途徑的東風公社還有個五好合作供銷社,規模也是在縣里數一數二的。如果將這條線路開通,社員們來往于咱們這幾個公社間,探親訪友,購買物資,都會方便許多。”
他們公社的農機銷售門市部沒有設在海邊,其實對于附近幾個公社的社員來說,還是不太方便的,走水路下船以后,還得步行至公社駐地。
這與他們從各自公社步行至團結公社所花費的時間差不多。
魏金貴擰眉掂量了片刻,從他昨天去工業交通局打聽到的情況來看,交通科很有可能會將這個指標給長征公社。
不過,如果能將左家門去往團結公社的這條線路打通,無疑是能讓多方得利的,包括長征公社。
“這件事我做不了主,還得跟我們何書記商量商量。”魏金貴看一眼手表,邀請道,“快到飯點了,要不咱們先去食堂吃點吧”
宋恂擺手說“飯就不吃了,我們還得盡快乘車趕回去,再晚的話,今天就得住在你們左家門了。”
“那就住一宿,招待所的房間都是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