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于來來往往中,宋婉晴也察覺到兒媳婦待她的態度不同了。
比以往多了恭敬。
該說地位的變化的確會給人帶來捉摸不透的權勢變化。
宋婉晴心知從前的婆媳關系是回不去了。
不過這也正常,早晚有一天大兒媳鈕祜祿氏會成為皇后,一國之母,她能成為太后,皇家的兒媳不比尋常人家,里面的規矩滿盈,時時都得慎小謹微。
嫡曾孫抓周之事平穩無波過去了。
綿悟親手摸了皇上擺在桌面上的玉璽,皇上大喜,將綿悟抱起來哈哈大笑,“果真不愧是朕的乖孫兒。”
宋婉晴也顧不上糾正皇上的念法,心里鼓涌的是一種莫大的興奮。
皇上放玉璽于桌面上的意義本就不一般,如今綿悟觸碰到了玉璽,皇上還這般高興,基本上就是皇上放心大阿哥這一脈的表現。
若說是不是富察氏特意訓了綿悟為今日做準備,這種可能極低,畢竟這般做法太高調了,還得要皇上的配合,沒有皇上的默許,誰也不會平白給皇上找不高興。
在場的人心思莫測,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今日這事也只會在三個兒子兒媳、以及永瑾夫婦中流傳了。
古語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綿悟被皇上愈加重視,就越可能招來小人,夭折的可能越大。
為此這種事情口風要瞞的緊緊的。
年底之時,宋婉晴自覺自己這一年當皇貴妃還是挺盡職盡責的。
至少沒白負皇后教她的東西。
當然在年底時候,又是免不了后妃娘家人進宮晉見。
宋婉晴的大嫂也在其中。
由于宋婉晴沒有特意吩咐下去,娘家人也不敢隨意,只大嫂一個人進宮。
說起來這些年娘家那邊的變化也挺大的。
先有宋老爺子逝世,再然后是繼夫人。
老爺子逝世了,也就鎮不住兩兄弟之間的矛盾了。
二兒子想要大哥多多看顧他們這一家子,宮里的娘娘勢大,他們娘家人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到底是同出一脈。
可惜的是只有大兒子的官位到了正三品,二兒子還是五品小官。
這分配不均也就導致了二房的不滿。
不過這怨念可不敢朝宮里的娘娘發泄出來,也只能在府邸上時不時弄出一點小矛盾。
直至大兒子忍無可忍想要分家時,二房頓時慌了。
但為時已晚,繼夫人不在,以孝道壓不了大房,這分家終是實行了。
之后二房是縮起尾巴做人,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家待兩家人的不同,畢竟一個是皇貴妃嫡親的同胞兄弟,一個不過是只會上下蹦噠不省心的異母兄弟,區別明顯之極。
二房是后悔萬分,巴不得又重新回到以前兄弟倆在一塊的模樣,但這可不是為了兄弟情誼,只是純粹的追逐利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