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員當個笑話來說給劉嘉聽。
劉嘉摸著下巴“誒,嬰兒我怎么沒想到,還有寵物狗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
ea借著四大校的辯論賽,名聲越來越響。
她竟然還背叛了資產階級,給工人提了那么多工資,惹來很多同行的不滿。
原本互相看不順眼,對噴口水的幾家制衣工廠老板開始發愁,坐在一家咖啡館里開小會
“要是讓她這么一家獨大下去,我們還能接到活嗎”
“她一個新來的,怎么就把我們給擠成這樣。”
“不如我們聯合起來,把她給擠走,像她這樣下去,我們肯定一個都活不下來。”
他們商議怎么才能把ea給趕走,越聊越開心,他們同仇敵愾,如同1792年那二十四名證券經紀人在華爾街定下的“梧桐樹協議”,促成了紐交所的誕生,讓美國走上金融霸主地位。
“咖啡館協議”之后,他們決定向劉嘉的工人們下手。
只要衣服做不出來,接的訂單越多,要賠的違約金就越多。
在他們看來,讓工人們反水,那可太簡單了。
那些沒有受到過良好教育的低收入人群聽風就是雨,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要是再稍微給點好處,立馬就會跟隨著他們,往他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工人們的工作流動性很大,很多廠子里的工人互相都認識,工作換來換去,有時候經常會發現原來的同事也跑來了。
老板們便安排自己工廠里的工人,策反劉嘉工廠里的工人。
他們本來想用錢收買,結果他們震驚地發現,劉嘉居然已經把工人的工資給調高了,而且還是計件工資制。
不僅計件,而且還是小組計件法。
全組的利益綁在一起,要是有一個人跑了,其他人的工作效率就會受影響。
本來能拿到不少獎金,結果因為某個人,或某幾個人跑路,導致獎金數量下降,萬一將來在別的工廠再相見當同事,想想失去的獎金,還怎么相處
老板們恨恨詭計多端的中國人,怎么這么會利用人性。
他們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你給工人漲18倍的工資,我就花3倍的工資,讓工人離開你,反正也不需要付多長時間,只要一個星期沒有工人開工,就交不出貨,就會產生違約金。
四大名校要的貨交不出,以后還想在美國混
滾回你的法國去吧。
新大陸不是你這種小姑娘應該來的地方。
劉嘉對此并非一無所知。
工人是抱著“告訴她有人要加薪挖我,說不定可以再多加一點錢”的想法告訴她的。
基層管理者希望劉嘉再加點錢,起碼保住這一周能交貨,后面再管后面的事。
“嘖,拿跳槽來威脅,這個習慣可真不好。”劉嘉笑著搖搖頭,沒有答應基層管理者們的提議。
一鬧就加工資,那豈不是以后會變得跟法國一樣,一年休半年假,罷半年工,這還得了。
劉嘉向工人們坦言直說我知道有別的工廠想挖你們。如果是光輝的前途,我絕不攔著你們。不過你們得好好想想,為什么他們會突然出這么高的工資,他們接到什么大單了嗎
他們只是不忿我接到訂單而已,如果你們就這么走了,他們的高薪,你們也拿不久。
那幾個對頭工廠從工人那里聽說了劉嘉的話。
他們給工人們傳話“給你們開高工資是因為我們都是美國人,美國人不坑美國人,我們愿意讓出一些利潤給你們,共享美國夢。”
資本家讓利于工人,這神妙的故事有人信
有
還不少。
陸游說了,很多事情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