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公司的人對劉嘉的計劃佩服的五體投地,這份計劃幾乎是占盡這個年代的一切優勢條件。
如果她選擇的是英法任何一家老牌列強做為出口方,這事成不了,她偏偏選的是德國。
在歐洲諸國中,唯一一個在戰爭之后與俄國抱團取暖的國家。
如果她不是有從美國運來的糧食物資做為主要運輸對象,俄國也不會運用國家力量幫她武裝押運到遠東地區。
從鐵路運營計劃來看,從柏林運到滿洲里,全程火車也就只要十天,比海運活生生的少了一個多月。
劉嘉在低頭看文件的時候,鄭不艾進來了,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想說的又不好開口的話。
劉嘉抬頭看見他,便對他說“有話就直接說,不用跟我說不知當講不當講,如果不知應不應該講,那就不要講。”
是她一貫作風。
鄭不艾鼓足勇氣問道“聽說,你要從德國運一批貨到俄國”
“不是俄國,是運到中國,怎么,你想走私”
鄭不艾抓抓頭,努力擠出一個笑容“也不是走私,就是我們有幾個同學想去俄國,但是通行證很難弄到,路上又查得嚴”
“所以,他們想冒充我的員工,以押車之名,偷偷跑過去是嗎”劉嘉直截了當地問。
鄭不艾本來想用個和軟些的說詞,沒想到劉嘉直接點破,他抿著嘴巴,猶豫了一下,點點頭。
“哦,行啊,有幾個人你去找錦兒辦入職手續,辦通行證那邊確實查的嚴,要有員工身份才給辦。”
鄭不艾愣了一下,他進來之前做了好多心理準備,想了好多話術,希望說服劉嘉可以幫忙。
結果什么話術都還沒來得及用上,就連目的都是劉嘉自己說出來的。
“你同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追問了一遍。
劉嘉奇怪地看著他“不然呢我這忙著呢,沒空聽你跟我東拉西扯,說一大堆有的沒的。”
“你都不問問他們是去干什么的”
“關我什么事,他們是去俄國,又不是進我臥室。”
好有道理,讓一向伶牙俐齒的鄭不艾都不知道應該接什么話。
口罩、草藥、百浪多息在這個時代,劉嘉覺得自己能做的已經都做完了,但是,她還是覺得不夠,那可是黑死病啊
對,還缺醫護人員。
讓毫無醫學常識的人照顧病人,只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但是,上哪兒找足夠的醫護人員呢
劉嘉發愁。
錦兒敲門進來,她身后跟著鐘和馨,他的手里又端著厚厚一撂文件。
錦兒將手里幾張薄薄的紙放在桌上“小姐,那幾個人的入職辦理完了,這是他們的檔案資料。”
劉嘉草草掃過一眼那幾個要去俄國的學生檔案,紙上的名字有些陌生,有些熟悉,便隨手遞還給錦兒“拿去歸檔。”
鐘和馨送來的是那邊公司的新合同,是與洛克菲勒公司簽訂的石油遠期合同,預約的是七年之后,以一個穩定的價格購買石油權。
“遠期合同怎么談出這么一個價格”劉嘉對此價格非常不滿,她直接與正在歐洲出差的小洛克菲勒先生取得聯系,要求與他會面。
見面之后,小洛克菲勒對劉嘉一通贊美,又說自己去過中國,對中國的印象非常好。
“我的家族在1863年就曾經到過中國,對這個古老的文明之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年前,我們家族還在中國投資了二十萬美元,成立了協和醫學堂”
做生意的時候,能攀老鄉的攀老鄉,能扯關系的就扯關系,目的就一個買東西的想降價,賣東西的想多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