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今天我們不做生意。”男主人不明白。
劉嘉對他說“今天不做,明天不做,總歸有一天要做的呀,難得今天路上那么多法國人,不讓他們看看嗎”
“他們懂什么。”
“你不教他們,他們怎么會懂要是剛才你沒切給我看,我也不懂啊。”劉嘉極力勸說男主人到門口表演刀工。
今天路上有很多一看就知道不缺吃喝的法國中產階級以上的路人,量大管飽已經不是他們在外面吃東西的首選,第一吃稀缺食材,但是稀缺食材都很貴,而且這年頭運輸不便,中產階級真的吃不起太稀缺的食材。
第二就是吃稀缺手藝,越花哨的手藝,越能打動他們。
所謂壽司之神、煮飯仙人,也就是這么營銷出來的。
劉嘉相信,營銷永不過時。
桌子擺出去了,豆腐也擺出去了,五花肉也放在豆腐上了,現在就差手持菜刀的男主人出去了。
門口放著那么大一塊肉,引起了許多路人的圍觀,他們好奇地等著看店家到底想干什么。
男主人從來沒有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過切肉,忽然十分緊張“這要么算了吧,我怕切不好,反而砸了店里的招牌。”
懸念都已經吊起來了,如果就這么黯然收回來,太過浪費。
“我來”劉嘉洗了手,興沖沖地接過菜刀,學著剛才男主人的樣子切肉,看人切肉那么簡單,自己一上手切出來的肉非常良心,那叫一個厚實,跟麻將似的。
又切了一刀,男主人終于忍不住了“我來吧。”
前面劉嘉切的時候,圍觀群眾的表情從好奇到茫然,不明白這水平有啥好出來秀的。
再換成男主人,經過了前后對比,頓時差距就被拉開了。
切下來的肉,薄薄一片,輕薄剔透。
“哦”人群里發出驚嘆。
也有人不屑一顧“不就是培根嗎有什么區別”
“不一樣”劉嘉把女主人剛剛調好的蘸水端出來,讓那個唱反調的人試吃。
他吃完了,他眼巴巴地看著還沒切的五花肉“剛才沒嘗出味兒來,還能再吃一片嗎”
旁邊有人起哄“你這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呢”
除了他之外,還有更多的人想嘗嘗,還有好幾個是法國人。
川菜館之所以現在就打烊,不是因為老板一家子真的如此堅持傳統,而是因為在法國有錢下館子的華人,一般是閩粵浙那些東南沿海城市過來做生意的人,他們對川菜的印象就是辣,所以,川菜館平時的生意平平,到大年三十,更沒人來了。
就連eashoe的精選什錦點心套裝都比川菜館的生意好。
現在突然有那么多食客,而且還只點一道菜,并不需要花什么心思,那就不能放過了,有錢怎么可以不賺
“我們以前怎么就沒想到呢。”女主人看著五花肉一整塊一整塊的被賣掉,十分感慨,這道菜以前就在菜單上,可是很少有人去點,最多就好奇問一句“裹腳肉”是什么,聽說是煮五花肉,就直接略過。
“因為你們習慣啦,不覺得能把肉切這么薄是很厲害的事情,凡是能炫技的東西,都得拿出來讓人看看,還可以再加點故事,比如這豬是只吃橡果喝山泉水長大的,平時還要聽音樂喝啤酒,音樂也只聽約翰施特勞斯的,不聽肖邦,聽肖邦的豬肉會比較塞牙。”
女主人笑了“誰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