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主任剛才聽了趙中遙的講解,他對原子發動機也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了。
“哦,是嗎那我們就看看這新裝備的威力吧”這位首長說完,就又舉著望遠鏡看了起來。
這時,就看到趙中遙研制的這一輛地霸h-818型坦克,怒吼了兩聲,然后緩緩地從深溝的一邊爬了下去。
這是一條寬約五米,深約兩米的深溝,兩邊的坡度很陡,都在五六十度以上的樣子,特別是接近路面的地方,更是有一個半米來高的土坎。
對于一個鋼鐵裝甲組成的坦克來說,那是極大的考驗。因為光坦克本身自重就有三十多噸。要讓這三十多噸的大家伙,從這一條深溝里爬出來,確實是有些難為它了。
可戰爭是用不著難為兩個字的。真正到了實戰之中,這樣的溝溝坎坎那是多了去了。要是坦克沒有很強的翻越溝渠的能力,那也就無法適應戰爭的須要。
戰爭中之所以會出現坦克這種重量級的武器裝備,正是因為之前的普通輪胎車輛,在戰爭中暴露出來了許多弊端。
由于戰場的地形是十分復雜的,不可能都在高速路上打仗吧由于地形的復雜,就對車輛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車輛是用四個輪子驅動的,輪子是圓的,只適合在平面上運動。對于溝溝坎坎的地形,就有些無法應付了。
汽車雖然在公路上跑的很快,可要是路面上有一個小土坑,只要讓汽車的一個輪子陷進去,可能就把汽車給擱到里面了。
這樣汽車到了地形復雜的戰場上,顯然就很不適應了。遇到一些溝溝坎坎的,只能停車修路了。
這對于真正的時間就是生命的戰爭來說,顯然是真正的很要命了。
相對來說,古時候,雖然沒有車輛,可是戰馬是用四個蹄子,卻可以輕松地越過一些溝溝坎坎。戰馬相對于汽車來說,不但可以在平坦的路面上飛奔,也可以在地形復雜的沙場上跳越。
正是由于汽車的這個弊端,為了適應戰爭的須要,就催生出一類特殊的車輛履帶裝甲車。
從廣義上來說,坦克也算是裝甲車,因為也是用裝甲組合成的車輛。
這些車輛不在用四個輪子,而是用一塊平板的履帶裹在一些小輪子上,讓小輪子在履帶里面運動,這一下,就解決了汽車四個輪子驅動在戰爭中的問題了。
履帶車輛,既可以翻越一些溝渠,還可以在一些沼澤泥地之中行駛,這遠遠是普通的車輛無法相提并論的。
正是因為履帶式裝甲車的這種特殊性能,讓它成為了現代戰爭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種常規武器裝備。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里面,都會有這樣一些鋼鐵家伙,它們也最能展現一支部隊的威武勇猛形象。
現在趙中遙研制的最新式履帶式裝甲車地霸h-818型坦克,就要面臨著它人生的一次考驗了。
要知道嚴明成的這些新裝備,還是第一次上戰場。一切性能還是未知數。雖然只是一次演習,可在要求上和實戰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