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抱著孩子溫馴如羔羊般跟上了盧子鈺,他期期艾艾的,不敢開口讓盧子鈺替孩子看病。
盧子鈺直接把人帶到了藥房,這里有坐堂大夫,看病開藥帶熬藥一條龍。
老頭激動的了不得,只一句話也說不出。
大夫看了孩子道,“吃壞了肚子,清清腸胃就行,開上三副藥拿回去吃。”
既如此也沒可說的,先回去吧。
陳家村知道盧子鈺買回來兩個老弱,背后直說她敗家。
盧子瑯問盧子鈺,“這老翁有何用”
姐姐不會無故買人回來。
盧子鈺道,“先養幾日看,小的等病好了給你當個書童,老的我得問一下才知道怎么處理。”
幾貼藥下去,那孩子果然好了,老頭帶著他過來磕頭謝主人,看著一老一少在他們姐弟面前磕頭,盧子鈺確實心下不忍,但還是熬住了。
老頭叫李平,小孩子沒名字,只一個小名叫狗兒。
盧子鈺道,“不是說你們是什么楊家的人么,不姓楊”
李平道,“那得是楊家家生子才成,或是主家特別看的上,給了楊姓才是,我只是普通工匠,平時也在工坊干活其實見得最多的是管事,見不到主子。”
盧子鈺,“哦,你會什么”
李平道,“我主要是燒制琉璃瓦的,主家修繕房舍要用到琉璃瓦,平時也做些別的活。”
盧子鈺道,“琉璃你會燒嗎”
李平低著頭勾著背,“會一些,只手藝不是太精。”手藝若精也不會被賣掉了。
盧子瑯道,“阿姐要制琉璃”
盧子鈺搖頭,“不,只是有個想法。”
人家穿越都能用玻璃,她也能用啊,只是盧子鈺不準備把玻璃制作的方法賣出去,也不準備大肆生產,她只想做幾套精品玻璃制品,然后回籠第一筆生意資金,這樣也有錢搬離這里。
李平吶吶道,“主家,做琉璃得有料”
琉璃不同玻璃,需要的原材料也不同,而且做琉璃的石料也不是隨處都有,且價格不便宜。
盧子鈺道,“我知道,我不做你知道的那些琉璃,你先給我把燒琉璃的場地工具準備起來。不要大的,我做的都是小件。”
李平就不說什么了,他習慣聽吩咐辦事,這次買下他祖孫的主家人很好,他也只能盡力做好自己的事。
鄉間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你家做什么事都有好幾雙眼睛看著,好些耳朵伸著偷聽,盧子鈺的玻璃作坊肯定不能在這里進行。
好在現在不是人口爆炸的年代,荒山野嶺頗多,盧子鈺就把作坊設在遠離陳家村已經荒廢了的一個獵戶的住處,草房子略微修繕一下就行了。
對外就說李平年老不得用,讓他進山砍柴拾蘑菇去,村人背地里又是暗笑。
作坊都是盧子鈺帶著弟弟和李平一點點拾掇起來的,狗子還小,讓他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