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緊靠的海域,已經沒有辦法停船。
當然,這里指得是樓船和一些大的斗艦,像艨艟和小型斗艦還是可以通過的。
但是從大離來的補給船,為了抗衡大海海浪,也是為了運送更多的物資,船只的體積必然不小。
建立橋頭堡的目的,便是為了在南洋釘下一顆釘子的同時,方便接應大離來的武器補給。
因此,此處已經不適合作為大離的橋頭堡了。
而新的駐地,帝辛也已經選好。
正是之前大食準備伏擊遠征軍船隊的地方。
能夠被選為登陸的地方,那個地方自然非常適合建立橋頭堡營地,只不過當時有大食伏擊軍在那里,所以只能被迫換了一個地方。
而現在大食伏擊軍已經離去,那個地方自然也可以再度投入使用。
以前不搬過去只是因為沒有必要而已。
兩地的距離也不算遠,只要派幾個兵在此處駐守,等到來自大離的船隊到達后,只需要拐個彎就可以到達新的領地。
太子殿下的命令自然無人不敢不從。
而最先拆的,就是那三條彈藥的生產線。
事實上之所以要七天之后才啟程,最主要的便是這些設備拆卸起來浪費時間。
而且也不是七天后一起啟程。
三條生產線的設備,若是靠人拉馬拽,又費時又費力,而幸好之前將幾條戰船拖上岸藏了起來。
雖然只是幾艘小型斗艦和配套的艨艟,但只要多來回運送幾趟也就可以了。
只不過這些斗艦本來就只能勉強穿過沉沒船只的海域,如今裝滿了各種設備之后,吃水線就有些過深了。
為此,剛剛調息好的西子,帶領一些修為高又熟悉水性的士兵,又花費了三天的時間,才勉強清除出來一條供斗艦通過的航道。
如此,設備的運送才能正常運過去。
也是因為大食這次突襲的軍隊已經全軍覆沒,周邊的斥候也被宋倩薇帶人清理干凈,因此短時間倒也不用擔心有敵軍出現。
再加上那一處地點內灣湖的隱蔽性。
在運送設備的時候,沈千華帶上兩萬精兵提前過去坐鎮便可。
七天之后,最后一批設備也上了船后,帝辛方才帶領著剩下的八萬精兵,朝著新的駐營點出發。
同時,幾名斥候帶著帝辛的手令,分別朝著最近的幾處關隘和礦場而去,分別從各處調一些人手歸來,建造新的營地。
不過這一次的營地倒也不用建造那么大了。
這次的營地規模,只有上次的一半。
而在第七天啟程的時候。
眼看著最后一批設備上了船,突然有一名士兵跑到了海灘,跪倒在帝辛面前,焦急地說道“報殿下,賊人趁著我軍不備逃跑了。”
“小人看守不利,還請殿下責罰”
帝辛的視線從離去的斗艦上移開,眼神中看不出喜怒。
“何時跑的”
負責看守西洋俘虜的士兵咽了咽口水,艱難地說道“一一刻鐘前”
帝辛頷首,淡淡的說道“孤知道了,下去吧”
士兵楞了一下,見殿下并沒有要降罪自己的意思,頓時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