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起來。
智囊團和那些文臣并不擅長武力,因此全部留在了歷城。
將來自建德城的剩余援軍全部留下守城之后,不死之軍離開了歷城,并一路向南,進入小草原。
小草原,是相對于北疆之外以前突厥放牧的草原而有的稱呼,事實上小草原的規模并不算小,回紇一族在吞并了原先的住民后,因為沒有其他游牧部落爭奪牧草,可以說活得相當滋潤。
如果是突厥侵擾大離北疆,很多原因是草原上部落太多,導致過冬的糧食物資經常短缺的話,那么脫離了突厥占據了小草原的回紇一族,更多的則是因為習慣了。
早草原的時候,還屬于突厥的回紇一族,就已經習慣了在鄰居陷入虛弱的時候趁機搶一下東西補充自己的倉庫。
如今來到小草原之后,雖然糧食上并不怎么短缺,但是看到大離內憂不斷,連只能夠憑借地利偏安一隅的高句麗都敢騷擾幾下,本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想法,索性便參與了進去。
因此,相比于高句麗,東部邊關的將士,反而更加恨屬于后來者的回紇一族。
只是回紇一族畢竟是出自突厥的游牧民資,雖然最后被迫離開了草原,但能夠爭奪大可汗之位,就足以看出回紇一族的實力。
而游牧民族,最強的便是騎兵。
而騎兵最強的,便是正面沖鋒的能力。
因此,即便東部邊關將士恨不得將回紇一族剝皮拆骨,但大多時候卻只能處于防守的位置,依靠城池去抵御騎兵的沖鋒。
只有都指揮使柳建德,才能率領一些將士,依靠更加精良的武器,反向給回紇騎兵設下陷阱。
但是這樣的機會并不多,而大多數時候也無法取得太好的戰績。
只要在平原之上,回紇一族所忌憚的,只有同出一源的突厥騎兵了。
不過那是之前了,現在回紇一族又多了一個忌憚的對象,那便是將突厥滅掉的北疆大軍了。
但是讓回紇一族更為絕望的是。
身為游牧民族,只有有足夠的地方放牧牛羊才能滿足部落的所需,而小草原的規模,對于多部落聯合的突厥來說,卻是有些小了。
因此,占據了草原的突厥一族,從未千里迢迢去處理回紇一族這個草原的叛徒。
然而北疆大軍卻不管這些。
在滅掉突厥之后,經過一年多兩年的休整,北疆那位鎮關大將軍居然直接率軍踏上了遠征之路。
原本看到遠征軍的數量不多,而擋在他們前面的又是占據地利擅長防守的高句麗,回紇一族并沒有多少擔憂,反而還嘲笑了那位大離裕王爺的不自量力。
但是,遠征軍卻以一場干脆利落地大勝,打了所有準備看笑話的人的臉。
而反應最為激烈的,便是回紇一族了。
同為游牧民族,既然北疆大軍能在草原上滅掉突厥,那么就證明北疆正面戰斗的實力已經超越了突厥。
而既然超過了突厥,那么自然也超過了原本只是突厥一部分的回紇一族。
因此在見證了不死之軍的強大之后,他們就知道,一旦那位大離裕王爺在拿下了高句麗之后,緊隨其后的回紇一族,迎來的必然是一場艱苦的戰斗。
屆時,無論勝與負,回紇一族定會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