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我家主人外出辦事。”
外出辦事
楚熹低下頭,又仔仔細細的看,那路引上竟然還有西丘城的印章。
有點拿不準了
“你們既是帝都的,總歸有帝都籍契吧。”
“這”
提及籍契,小廝面露為難。
楚熹越看他們越覺得可疑,拎起墻上掛著的小錘,猛地砸了一下銅鑼,“鐺”的一聲響,給那小廝嚇得一哆嗦“姑娘這是何意啊”
話音剛落,幾十個城衛提著刀匆匆趕來,一見楚熹,忙道“少城主,出什么事了”
“沒事。”楚熹盯著那小廝,又看向他身后的馬車“但快有事了。”
小廝聽城衛叫楚熹少城主,終于反應過來,快步走到馬車旁“主人,是安陽少城主。”
“我知道。”
馬車里是一個男子,聲音沉靜從容,聽起來,年紀不大,體質不好,有些耳熟。
在哪聽過來著
“少城主可否通融通融,讓我等先進城。”
楚熹猛地睜大雙目。
想起來了馬車里坐著的是祝宜年
對啊祝宜年從帝都到西丘,從西丘一路退到舟鳳,又從舟鳳一路退到兗州,可不是快周游全國了嗎。
他不在兗州好好待著,跑安陽來做什么
他不出示籍契,是怕走漏風聲
楚熹將敲鑼的小錘隨手遞給仇陽,走到馬車旁撩開那厚重的簾子。
祝宜年端坐在馬車里,身著一襲云鶴紋雪白道袍,肩披著一件鴉青色大氅,面容清瘦,沒什么表情,赫然一副超塵脫俗的圣人模樣。
也像詩人。
很難想象他能率領帝軍打退猛虎似的薛進。
“祝呃,你出家啦不至于吧。”
“少城主有話一定要在這說嗎。”
“沒有”
祝宜年到底年長,是能和老爹稱兄道弟的輩分,楚熹不敢造次,確定馬車里的人是他便命人放行了。
眼看馬車進了城,楚熹朝仇陽擺擺手,扔下一句“我明日再來找你”后小跑著追了上去。
那小廝知曉楚熹的身份,對她更畢恭畢敬了,還問“少城主認識我家主人”
“我認識,但我感覺你不大認識。”
小廝衣物單薄,臉凍得通紅,不大好意思的笑笑說“我是我家主人前些日子阜康鄉里買來的。”
楚熹和那小廝并肩而行,隨口拉家常“怪不得呢,你今年多大了”
小廝答道“十四,過年就十五了。”
“頭一回來安陽呀”
“是啊是啊,我從前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阜康了。”
阜康城,在亳州。
這個祝宜年,真把輝瑜十二州都走了個遍啊。
馬車駛向正街,這會百姓要比楚熹來時多,熱熱鬧鬧的,太太平平的,完全看不出是四處戰亂的世道。
小廝沒出過遠門,也許久沒見這景象,一雙眼睛東張西望,落到街邊賣冰糖葫蘆的貨郎身上。
楚熹問他“要吃不”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