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守歲,按理說要守到寅時,不過初一還要迎親,得起早,剛過子時就散席了。
楚熹困的迷迷糊糊,回去倒頭就睡,感覺自己才睡著沒一會,冬兒便將她叫了起來“小姐,快點吧,別耽誤了吉時。”
這話聽著可耳熟,蟠龍寨里也有一遭。
不過比起蟠龍寨直接拜堂入洞房,楚家的婚禮流程就太繁復了。
清早起來,天還沒大亮,先要祭祖拜神,在祠堂里三跪九叩,祈求老祖宗保佑,又要在廳堂以全副豬羊供祭天地君親師,燒火盆,整車馬,奏樂吹打放爆竹,好不容易出了門,遇上小廟小神依舊要拜,要祭,要上香,路上有恭祝說好話的百姓,還得挨個送紅包。
這些事自然不會是騎在馬上的新郎官做。
老二領著老四沿路叩拜,跪的膝蓋都打顫了,老五充當福童,捧著一堆婚嫁器物跟在老大身邊,也累的胳膊酸腳痛,而楚熹準備了四五千的小紅包,用大馬車拉著,等在安陽城里轉了一圈,到新娘子家里,愣是一個也不剩了。
竇十一娘在綢緞莊出嫁,綢緞莊門口擁著一大幫年輕小子,都是十一娘的堂表兄弟,歡歡喜喜的攔下新郎官。
“想娶咱家十一娘,可沒那么容易啊”
“是啊沒那么容易”
老大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的下馬來,對著一眾堂表兄弟道“來點痛快的如何才能讓我進門”
新娘子上花轎前,必要三次催妝,可也不好太為難,耽誤了吉時,有那機靈的便道“得先說出十一娘十一個好來說完了,咱們傳話進去,看看十一娘她滿不滿意。”
“十一個算得了什么說一百個也輕而易舉”
這話可太給竇家長臉,門里門外都大笑起來。
楚熹站在人堆里,也跟著哈哈笑。
這兩日辛苦歸辛苦,她許久都沒這么高興過了。
正想上前去給老大助助陣,人群里忽然擠進一個高大的身影,是本該在城門處堅守的仇陽。
仇陽走到楚熹身旁,在楚熹耳邊小聲道“薛進在西城門外,帶著約莫五百城衛,要見少城主。”
楚熹笑容不變的問“他什么意思,要給我送節禮”
仇陽抿唇道“來者不善,咄咄逼人的架勢,還說只給少城主兩刻鐘。”
“行,你拿我的令牌到府里,把司其和板凳,還有地牢里那些兵士都調去西城門,我過會就去。”楚熹從腰封里抽出令牌,遞給仇陽,又說道“大喜的日子,別驚動太多人。”
“我知道了。”
仇陽拿著令牌,擠出人群,翻身上馬,急奔而去。
仇陽的動靜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老二瞧見了,心中隱隱有些擔憂,便湊過來問楚熹“薛軍打上門了”
“沒有,他就是想打上門,兵士們這會也不甘愿啊。”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輝瑜十二州百姓把初一這日看的比除夕還要重,便是殺豬宰羊也不會在初一動手,何況提著刀劍打仗賣命呢。
老二松了口氣,又問“那仇陽來找你做什么,我看你還把令牌給他了。”
“一點小事,不要緊,我待會得去一趟西城門,就不跟著回府了,你同老爹還有大哥知會一聲。”
老大一鼓作氣說出了竇十一娘的一百個好,門里門外掌聲雷動,喝彩不斷,楚熹也不由鼓掌喝彩“大哥好樣的”
這少城主如今可是安陽城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幾個堂表兄弟互相對視了一眼,將矛頭指向她“少城主此話差矣,有一百個好的是咱們竇十一娘,怎么楚大公子是好樣的呢”
楚熹腦子里琢磨著薛進的來意,那句喝彩全然不經心,讓他們一問就給問住了,只睜大雙目呆呆的望著他們。
眾人見狀忙起哄“少城主說錯話罰酒罰酒自罰三杯”
立刻有竇家人送上三大海碗的烈酒。
“這”楚熹咽了咽口水道“這三大碗灌進肚子里,我今日也不用干別的了,要不讓我到內院給嫂子賠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