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是報道,還沒有到授課的時間,但所有學生都得入校辦理手續,這手續和后世的學校開學是一樣的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葉蓁蓁蝴蝶扇動的效果。
自從葉蓁蓁和崔維楨開誠布公之后,崔維楨對她前世的生活特別感興趣,每日閑話時總是要打探,知道她也上過學,受過高等教育后更是好奇,仔細地與她打探了后世的教育制度,然后運用到了云山書院。
于是葉蓁蓁配合虎娃報道后,發現了很多熟悉而陌生的內容。
云山書院分為中學和大學,中學招收的是虎娃這個年紀和水平的學生,等到水平達到需求,通過考試進入大學,大學的課程專注于科舉考試,和國子監是一樣的。
書院和國子監享有同等特權,只要在考評中得到甲等,可以不用鄉試和縣試,直接以貢生的名義參加會試,這也是吸引天下讀書人追捧的重要原因。
以前他們沒機會去國子監讀書,但只要有才華,書院總是能進的,進入了書院,就相當于一只腳踏入官場,這樣的得天獨厚的環境和機遇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所以他們不可能、也不敢忘記魏王和崔維楨的功勞。
他們兩人的聲望已經在無形中提高,從崔維楨進入書院后,絡繹不絕地過來打招呼的人可以看得出來。
再說學院制度。
學院和后世的學年制有細微的差別,若是個人天資卓絕,只要考試通過,直接從中學進入大學都可以,但若是考試連續三次為下,或者在中學規定的學年結束后沒能考上大學,都是要退學的。
其余還有五十條院訓,寫明了學院各項規章制度,若是違反了都要受到懲罰,嚴重的甚至要被退學的。
虎娃報道完,從教諭長那兒得到院訓手冊,一邊看一邊瑟瑟發抖,整個人都絕望極了“這不是書院嗎為什么有這么多清規戒律、條條框框比相國寺的大和尚還要嚴格我聽說國子監都沒有所謂的監訓,為什么云山書院就有”
不止是虎娃,其他看了院訓的學生們都在哀嚎,紛紛在控訴想出這個制度的人,葉蓁蓁聽著,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忍不住抬頭望天。
認命吧,騷年,她就是這么過來的,后世哪個義務制的學生沒受過中小學生守則和行為規范的荼毒的,這種偉大的制度,當然是要分享出來與他們有福同享啦。
這種跨越空間的文化交融,熟悉得讓人倍感欣慰呢。
崔維楨看了葉蓁蓁一眼,眼底閃過一抹笑意,揉了揉虎娃的腦袋,非常慈悲地想,還是不要告訴他院訓和他姐姐有關吧,免得這孩子受打擊在他心底,自家姐姐是最善良溫柔的人了,怎么能是他口中的大壞人呢。
實際上,學生們深惡痛絕的院訓,對于教諭、乃至陛下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
教諭就好說了,當過老師的都知道,半大的孩子特別難管教,更別說書院中大部分學生都是有來歷有背景的,教諭們想要管教難免會束手束腳,到時候很難開展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