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作為有名的青年科學家,有時候會被邀請去參加論壇,也會被其他學校邀請去做演講,講一講自己的學術之路。
這些論壇和演講會邀請不同行業的代表人物。
一般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一堆白發里站了個張紅娟。
直到有一天,她又去參加一個講座,這次多了個青年。
和她年紀差不多,可能更大一些。
但是眉目溫潤,禮節周到,竟然穿著長袍。
張紅娟不認識他,也沒有想去結識的意思。
在場的只有他們兩個年輕人,他們對視一眼,微微頷首,算是打了個招呼。
張紅娟上臺時間早。
她這次的題目是一個數學猜想的論證過程。
這次的演講內容有些晦澀,但是張紅娟很想讓有興趣、或者有天賦的學生聽一聽,也許能激發出更多的想法。
但是場下的學生大多都聽不懂,有些昏昏欲睡,也有些開始竊竊私語。
張紅娟并不在意,自顧自地在講臺上講述當時她的的思考過程。
越深入的研究,就會越孤獨。
但她轉身寫公式的時候,不經意看到了那個穿長袍的男人,正認真地聽講。
他目不轉睛,手里還拿著筆記,記錄了一些東西。
張紅娟掃了他一眼,繼續寫公式。
她的部分結束后,場中響起了稀稀落落的掌聲。
然后,開始了下面的部分。
下一個,就是那個男人。
他放下紙筆,笑盈盈地上臺。
張紅娟投桃報李,也坐在座位上認真聽。
男人的演講內容令她大為驚訝。
戲劇表演中的移情。
張紅娟以為他是同樣的學者,沒想到竟然是戲劇從業者。
她坐直了身子,認真聽。
張紅娟之前跟著潘敬了解了一些影視業的東西,現在聽到戲劇相關的內容,也不難理解。
會后,中午主辦方組織了一場午宴。
位置是按照資歷來的。
張紅娟和那個年齡差不多的男人坐在了一起。
午飯時,他們正式做了自我介紹。
“張紅娟,”她伸出手“京市大學,研究數學的。”
那個男人輕輕握住她的手“安喬,研究戲劇的。”
他學著張紅娟的樣子作了介紹,然后微微笑起來,又補了一句“戲劇演員。”
張紅娟問“我看上午你在記筆記,也喜歡數學嗎”
安喬搖了搖頭,坦然承認“我聽不懂。”
然后,他拿著筆記本給她看,上面記著張紅娟提到的一些公式。
“但是你講這些東西的時候,很精彩,我也想了解一些。”
這是第一個說她講的數學“很精彩”的人。
張紅娟有些說不出話來,只能回了一句“謝謝。”
飯間,他們又聊了幾句。結束時,道了個別,便離開了。
此后,他們兩個作為行業內最優秀的青年從業者,多次被邀請去參加活動。
不久后,張紅娟和安喬再次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