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安喬要了她的電話。
他們也在社交媒體添加了朋友。安喬翻看著手機,忽然停住了“你認識潘敬”
張紅娟點頭“是我最好的朋友。你也認識嗎”
安喬臉上帶了笑“那時候她還小,可能不記得我了。”
張紅娟對潘敬的一切都感興趣,聽他講了之前的故事。
王美花和張小帥。
王美花經歷了很多事情,已經回歸了平靜的生活,張小帥還一直在自己熱愛的行業內耕耘。
有了共同的朋友,他們更加親近,還約定下次叫上潘敬一起吃飯。
能夠尋回幼時舊友,潘敬非常開心。
三個人一起聚了幾次。
他們說起來童年,也說起現在,滿滿都是感慨。
此后,安喬再次演出時,給張紅娟和潘敬拿來了戲票,讓她們和家人方便時去看。
潘敬太忙了,把戲票給了爺爺奶奶,鄭乒乒和鄭好聽不懂戲,也不去。
最后張紅娟帶著錢奶奶和隋爺爺去了。
位置很好,他們坐在靠前的位置,等著演員上臺。
張紅娟之前也沒聽過戲,但是就像安喬看不懂數學,卻愿意了解數學一樣,她也愿意來了解戲劇。
臺上的唱腔帶著古韻,場中座無虛席,只是觀眾大多年紀頗大。
安喬在這場戲里演老生,扮相清俊,姿態穩重,唱腔醇厚蒼勁。張紅娟聽不懂,但也覺得這個音調有韻味。
安喬的妝容不算重,結束表演后很快清理干凈,然后陪著爺爺奶奶和張紅娟吃了頓飯。
錢奶奶和隋爺爺很愛看戲,也知道戲劇行業的幾個名角。見到安喬非常高興,拉著他聊戲。
安喬這個名字沒多少人知道,但是小菊安,是行業內響當當的人物。
安喬把爺爺奶奶哄得很開心,還說以后每場戲都送票給他們。
飯后,安喬開車把他們送回了家。
他和張紅娟在附近散了個步。
張紅娟直接說出來自己的發現“觀眾年紀都挺大的。”
安喬點頭“我知道,現在年輕人很多都不愛看戲劇。”
安喬說起來他的家庭。他的爺爺是老一輩的藝術家,爺爺帶著他入了門。
對安喬來說,戲劇是他的畢生的追求。
“我想努努力,給行業帶來一些新的東西。時代在變,社會在變,價值觀在變,”安喬看著遠方的路燈,眼神淡然又堅定“我們不可能等著時代去發現,必須要做出進步。”
這一刻的安喬看起來和潘敬有點像。
在守舊的行業內,努力地去改變一些很難改變的東西。
張紅娟沒有說話,在心里默默祝福他能成功。
于安喬而言,張紅娟是個很令他驕傲的朋友。
她聰明又冷靜,研究著一些旁人聽不懂的東西,像是在雪山頂小木屋里給自己燃著火把的旅人。
幾個月后,安喬被張紅娟學校附近的戲劇大學邀請,做了特聘學者,做一些戲劇方面的研究。
如果這個學校的藝術環境還可以的話,安喬會正式留在這所大學,同時也會繼續兼任戲劇協會的副會長。
他們兩個離得近,接觸更多了,關系也更親近些。
在張紅娟和安喬的相處中,張紅娟總是會提到潘敬。
安喬慢慢地也意識到了一些事情。
“紅娟,你是不是覺得敬敬很好”安喬問她。
張紅娟理所當然地點頭“她是最好的。”
但是,安喬告訴她“你也是最好的。”
張紅娟沒有回答,只是在心里否認不,你不知道她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