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
“好好好”
“我知道了”
面對女老師的談話,唐達的態度很好,一切都是“你說的對,我會跟他好好談的”,嘴上這樣承諾著,心里想的卻不是什么思想教育課程,而是怎樣驗證唐曉不是在胡編亂造。
他坐在女老師的面前,想到的卻是唐曉那時候的眼神,那絕對不像是一個孩子的眼神兒。
如果說因為沒有對照組的話,他的感受還不是那么深刻,來到這個學校,看到隨處可見的小孩子們撒歡奔跑的樣子,那一雙雙眼明亮而純澈的樣子,再想到唐曉的眼神兒,唐達就知道事情肯定有哪里不對。
所以說,他們兄弟真的是實驗的產物嗎
這種謊言其實一戳就破,只要從唐父唐母那里證實就可以了,他們的研究院再是管理嚴格,也不可能不跟家里聯系。
問題在于,這兩個工作狂,在唐達的理性分析下,他們是很有可能做出一點兒出格的事情的。
就說這兩個孩子吧。
唐達小時候是被丟給奶奶養的,老人在的時候,樂得有人不搶孩子的撫養權,一個人當爹當媽地伺候著大孫子,愛得跟眼珠子似的。
等到唐達再大一些,他就能自己照顧自己了,不行就往寄宿學校一丟,家長更加省心。
唐達并沒有關于弟弟的記憶,但從他到來之后的一些事情上,加上他從別人口中探聽到的事情,唐曉幾乎就是他一手帶大的。
這種養娃模式,不得不說唐父唐母是真的心大。
如果是自己親生的孩子,會這么放養嗎不,不像是放養,更像是毫不在意了。
想到這一層,唐達的臉色就有點兒不好看,如果這是真的話,他去問,他們只會否定,誰能告訴孩子真相呢
這么多年,總也是有些感情的。
呃,不對,應該更加近距離觀察吧,還是說,家中有什么隱藏的觀察方式,自己沒有發現,比如聯網的隱藏攝像頭之類的。
如果他跟唐曉都是活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所有的生活隱私都曝光唐達的臉色更難看了,從昨天到今天,他看似只改了發型,可會不會變得太多。
再說了,發型跟封印有什么關系
“唐達,唐達”
女老師叫了他兩聲,看他猛然起身,自己嚇了一跳,往后坐了坐,等到唐達反應過來,說有事兒要先走的時候,她也沒挽留,只是嘆息一聲,看了一眼旁邊兒安靜坐著幾乎被遺忘的唐曉,“你哥哥怎么算了,你先去上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