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到榻上坐了,竹席清涼,壓下了身上燥熱,丫鬟侍畫遞上折疊好的涼巾供趙滄頡擦去額上的細汗。
“少爺的字寫得是越來越好了。”
這些丫鬟書童都是趙滄頡一入府就分過來的,皆是姑媽親自挑選過的,伶俐忠心都不缺,這三年下來跟趙滄頡也算是熟悉,主仆之間說話也自在了許多。
聽得侍畫這般說,趙滄頡心底是贊同的,嘴上卻謙虛道“還是差得遠了些,到底以前荒廢了。”
這話,只要見過他初來時寫的字是怎樣,便不難理解“荒廢”之言不虛,也正是因為看過最初的字,再看現在的,愈發明白這其中的進步有多大。
侍畫是家生子,對于侯府的情況比侍墨了解更多一些,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聞言又道“我是不懂的,姑娘卻說極好,還說要跟少爺求一幅字吶。”
侍畫口中的“姑娘”是趙氏所出的二姑娘宋婷,她跟前頭那位太太留下的大姑娘只差了三歲,如今也有十四了,正是談婚論嫁的年紀。
“哪里值當一個求,要什么只管說,我寫來便是了。”趙滄頡自覺已經拉開了距離,又不曾像劇情中那樣言語哄騙,如今和表妹也就是兄妹而已。時人講究一個姑血不還家,無人引誘的情況下,表妹怎么也不會有它想。
何況,給一幅無情無愛的字也不至于有什么私相授受之嫌,而且,這話說不定只是玩笑,一味推拒反而生分,倒對不起姑母這三年的體貼照顧了。
“這可好,我這就告訴姑娘去,必有賞錢拿的。”侍畫笑得眉眼彎彎,故作出一副財迷樣子,說完果然轉身就往外頭走,很有些急促感。
趙滄頡楞了一下,不由一笑,那賞錢還能跑了不成
“真的表哥真的應了”一身粉色衣裳的少女容顏嬌俏,聽得侍畫回話,兩靨先浮起紅云,一雙眼亮晶晶的,似含了萬種柔情,還算稚嫩的模樣因此也多了一抹醉人的風情。
一路上走得干渴,顧不得喝一口水,侍畫言之鑿鑿地說“可不就是么,少爺一聽是姑娘要,一口就應了,還說姑娘想要什么字只管說來,他自會好好寫了送來。”
意思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但是侍畫一轉述卻平添了幾許殷切熱情,正合了懷春少女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