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崇洋媚外,只是本能的趨吉避兇,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有扭轉時代的能力,在兩個時代交替的過程中,他很難躲過被碾壓的命運。
劇情中并沒有胡尚榮死了之后胡家的事情,但只看現在當政的政府是誰,就知道胡家最后未必會有什么好下場,即便胡父再有先見之明,之后的“投機”也是逃不掉的罪名,更不用說其他,所以
別人也就罷了,六姨太,實在應該躲一躲才是。
沒有了兒子的六姨太,又不是那么聰明,能夠在大太太的掌控下活得很好嗎胡尚榮從來沒有那么天真。
“娘,我想去國外念書,你陪著我去國外念書我不要在國內了。”胡尚榮現在的年齡見識意味著他不能夠說出更多的道理,誰會相信前幾天還會在花圃里挖坑捉迷藏的少年一下子就懂得什么國家存亡的道理,所以
“榮哥兒,這是誰帶得你你是不是在哪里聽了歪話了怎么想起來這么說”
即便是這樣幼稚的話,在六姨太聽來還是有些過了,她直覺得有人想要借此事趕走他們母子倆,她看得清楚,老爺是不可能離開國內的,那么“去國外”就等于“離開老爺”,而“離開老爺”和被趕走的有什么區別
被趕走就等于沒了家,就等于沒了生活來源,六姨太絕對不會那樣做,于是逼問兒子沒有得出始作俑者是誰之后,六姨太便勸了勸胡尚榮,說明他要去的那個大學的好處。
真正的好處六姨太其實并不太了解,她只要知道這是大太太的兒子胡尚敏也要去的學校就好。
自來她便是憑著這種“風向標”穩準狠地跟在了大太太的身后,所以逃亡也沒有被拋下,后來做事更是一味如此,引得原主也復制了這個模式,全盤照著來。
只可惜胡尚敏聰明太多,又或者說原主太好被糊弄了,畫虎不成反類犬,同樣的學校,胡尚敏結交到的都是能夠用得上的人脈,但他只得到了一堆狐朋狗友,甚至還有些勢利小人。
想到這里,胡尚榮愈發堅定了不去那個學校的心思,但六姨太這里已經是說不通了,他把目標瞄向了胡父。
這一回,不是沒有準備的,他提前調查了一下這個時代國外的大學有哪些,各自的優劣從某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上能夠知道一二,但更多的還是要實際了解一下。
等有了比對之后,他便以自己要學習機械制造為由要去某個以此出名的學府。
國內大學和國外大學的學習成本那是完全不一樣的,以胡家的條件,供起來也要考量一二,胡父沉吟再三,并沒有立刻答應胡尚榮的要求。
胡尚榮也不敢催促,他之前沒有什么特殊表現,猛然愛學習已經是不可思議,更不用說猛然間要學以前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的機械制造,是個人都會覺得有問題,若不是他把各個學校的優劣都做成了圖表帶過去,恐怕胡父會直接一口回絕,把他趕出書房。
現在能夠考慮,已經是很好的了。
六姨太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匆忙過來問“你是要了娘的命啊,是不是誰趕你了你怎么非要去國外,難道這家里頭就容不下咱們母子倆了”
被攔在客廳的胡尚榮有些尷尬,這種指桑罵槐的哭喊實在是他不知道如何應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