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不算那些平民,就算那些中低層和高層的軍官將領,他們也都不知道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吧。
面對侵略,什么都不掌握的時候可能直接就會說抵抗,這似乎是唯一正確的答案,但是,敵方的兵力百倍于你,武器先進程度百倍于你,甚至是國際上的支持者都百倍于你,你該怎樣抵抗呢
所有的人都覺得敵方才是大勢所歸,同樣都是本國人民,國人都覺得無論誰輸誰贏都可以接受的時候,你還能固執己見地說抵抗嗎要怎樣的意念才能如此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這種情況若是放到國與國之間,也未必會有更多的條件改變,本國人民,過于向往外國的那些先進事例,過于相信他們編纂出來的美好未來,或許還會更傾向于兩國合做一國,完全不介意誰上誰下,一衣帶水么,共同繁榮不就好了
謊言不僅能欺騙別人,還能欺騙自己,那些愿意維持眼前這表面上盛景的人不知道會不會已經自欺欺人地認為一切真的是如此和諧而美好了。
沒有一個把國家當做自己利益的君王,那些只圖眼前的軍閥只會把國家當成可以切割的蛋糕,無論損害了誰的利益,只要不是自己的,那就無所謂,至于主權,誰在乎那種東西
當一切都無法挽回的時候,他們可以帶著掠奪來的大量財富和自己的親人遠去國外,換得一個新的國籍和身份,但那些不能離開故土的人呢誰會去管他們是不是在戰火中艱難求生
沒有統一的聲音,又怎能發出震驚世界的吶喊只是不知道,誰才能最終統一起所有人的聲音。
同樣都是嫡出,宋婷這個嫡出只因為是繼室所出,某些事情上就有些尷尬,比如說祖母總是偏向宋妍那個娘死早的,生怕她哪里受了委屈,比如說母親也總會多給宋妍一些東西,免得外人說繼母苛待,再比如說父親也會多看顧她一些,因為她是嫡長,又失了親娘。
宋婷小的時候不懂事,為這個爭吵,險些沒壞了名聲,等到懂事了,卻也心有不甘,她也是嫡出,憑什么差這么多
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到了表哥這里竟是反過來了,他對大姑娘宋妍的疏遠避嫌看在宋婷的眼中,真是再合意也沒有了。
從這一點好感發展起來的便是越來越甚的喜歡,到如今心里已經放不開這個人了。
宋婷的這點兒少女心思趙氏也知道,她這三年看下來,侄子果然是個好的,等他考得功名,也未必不能提攜一二,自家女兒的心思也可以成全。
或許是因為沒有兒子,趙氏把女兒看得更重一些,只要女兒好,她也不在乎什么姑血不還家的說法,不是還有說姑表親親上加親么,只要以后能過得好,其他的實在不必講究太多。
同樣的一顆愛女心到了侯爺那里偏向的卻是宋妍,第一個女兒總是有些不同的,又是喪了母的,哪怕侯爺沒什么細膩心思,但在想到的時候總要多照顧一些才好安心,尤其是三年前因為他一時戲言累得女兒險些成了寡婦,他就對長女多出一份愧疚來,總想著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