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而這些苦功也不是白下的,有了經歷過考試的夫子指教,又親身經歷了一下那樣的環境讓心理上適應,再了解了進入考場之后的一系列流程,等到開考的時候,趙滄頡格外鎮定,配上那一副好皮囊,就連考官也多留意了一些,甚至還在巡場的時候瞧了瞧他的卷子。
那一筆字可能比不得那些真正寒窗十年的讀書人,但那些觀點,的確是有新穎之處,很多事情,換一個方向理解,帶來的新鮮感是會令人記憶深刻的。
即便有了這些加分項,但是榜單貼出來的時候,趙滄頡的成績還是不太高,勉強中等,這也跟他的預期差不多。
之前考完之后他把卷子默出來讓夫子看過,對方的經驗到底充足,良心話也沒給高分,不是每個穿越人士都能一穿越古代就得狀元中探花的。
即便某些時候也抱著僥幸的心思,但是真的輪到自己了,趙滄頡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不過科考這樣的全國盛事,在沒有擴招的情況下,錄取的比重也是懸殊,所以只要是榜上有名,哪怕只是孫山,也能得到足夠的重視,何況,他還這么年輕,比起那些皓首窮經方才上榜的,他這般年齡哪怕名次靠后也足可稱一句年少有為了。
侯爺對此比較滿意,誰也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看趙滄頡相貌俊朗,人品端正,再有了這般也能拿得出手的成績,倒也不失為一個女婿的好人選。
事情卻在老太太和趙氏那里受阻。
趙氏阻攔的心思自然是為了自己親生的女兒宋婷,而老太太阻攔則是因為看不上趙滄頡的家底,或者說看不上趙氏的娘家,覺得這樣屬于低嫁,有損南平侯府的行情。
老太太身體不好,常年榮養,好幾年不曾在外走動,早就不知道外面都是個什么狀況,她能夠羅列出的一二人家也并沒有什么合適的人選可以匹配,客觀條件之下,再有侯爺親自出面說服,列舉了低嫁的一些好處,老太太勉強松口同意了這樁親事。
趙氏那里再不愿意,丈夫和婆婆都同意了,她一個人也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唯一能慶幸的就是之前并不曾戳破女兒宋婷的心思,或許以后還能夠慢慢扭轉回來。
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說親之前誰也沒想到要和趙滄頡打個商量,趙氏那里倒是抱著一絲“宋妍可能不同意”的心思試探了她一下,宋妍聰明地猜出了幾分,羞紅了臉回去就開始悄悄繡荷包。
宋婷并不知道這些,她這段時間被趙氏約束著好好學女紅,分不出什么工夫去留意旁的。
趙滄頡這個當事人就這樣一無所知地被定親了,也是事情落定之后,才有人跟他說起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