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把一切都思量好了,李喆跟太后和皇帝舅舅告了別,這就帶著大隊人馬出發了,他是沒能看到自己出門時候的盛況,前頭的都出城門了,后頭的還在府前沒走,這樣的一隊人馬,不要說強盜山匪見了望風而逃,就是小地方的縣城,只怕也住不下這許多人。
當然,作為一位穿越者,李喆早命人準備了動物皮做成的帳篷,說起來,這東西也不是他發明的,早就有人這般做,只不過是他命人將之改得更便捷使用而已。
出城的那一刻,回想起來,李喆才發現他到現在為止,他的這輩子似乎除了精研畫作也沒干別的,好像就給公主娘提了個醒,后面的發展,目前看來絕對不會和劇情一樣了,所以,劇情中的原主真的就是死在了簡簡單單的宅斗誤殺之下嗎
不管多么好奇這個原因,他也不會為了這個去重復一遍劇情,旁觀劇情都看不明白的東西,真的深入進去,又能明白什么
目送兒子離開,長公主放下了車簾,車子掉頭往回走,她的表情也隨之越來越嚴肅,真是沒有想到,福王還有這樣大的野心,還以為多年的宗室生活早就讓他認命了,沒想到以為有個好兒子就能勝者為皇嗎
很想對此做出深刻嘲諷的長公主嘴唇蠕動兩下,終究是無法從心里找到反駁的話,就是這么回事啊,兄終弟及不行的話,過繼侄子,甚至直接傳位侄子也是可以的,如果,如果一切真的能夠像他們計劃的那樣
長公主閉了閉眼,她的腦海中至今都回想著那個女人臨死前的話,不得不說,能夠成為寵妃,靠的不全是那張臉,她把自己的心思都摸透了,不過是些陰毒的手段,的確是能夠讓姐弟成仇的。
每每想到此處,長公主都會覺得后怕,她不敢明面兒上表現出來,甚至一直瞞著兒子,但是總有一種不安感,似乎兒子會被什么人害了,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她最終沒有拒絕兒子遠行的計劃,反而為此松了口氣。
或許,等一切平靜下來就會好了吧長公主這樣想著,睜開了眼,黑眸中堅定而無畏,她可不是那樣好算計的,且等著看吧。
他們身上這種熱血點燃了農村青年的熱情,村子里有不少年輕人都會跟著他們一起,無論是做什么好像都有了另外一種意義,哪怕是早就干習慣的農活,一起勞動的時候也透著一股子新鮮。
項明也才十九歲,高中都沒讀完就來這邊兒了,在同批的知青里算是文化程度最高的,他在發現這個事實不久之后,也不管自己年齡不是最大的,立馬當起了領頭人。
知青們和村里人若是有什么說不攏的,他多半都要當一個中間調解人,因為這份才干,他也很受人尊敬,無形中有了些領導派頭。
這樣的人自然忙得不可開交,沒什么工夫跟小屁孩兒玩兒,哪怕是原主那個半大少年,若不是他自己湊上去積極參與,恐怕項明也沒什么工夫跟他談這個思想那個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