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荊正的宅邸是整個堯國最繁華之處,占地二十公里,比百里覓茶規劃的王宮還要大上一倍。
她領著眾人向龍袍、皇后跪拜,又辭帝為王,將自己的居所設為堯氏遺孀們的一半。
整場朝會,百里覓茶和群臣一樣站著上完,碰都不碰龍椅。
種種做法落在他人眼里,有人覺得她忠心,有人覺得她節儉,也有人覺得她做作。
大多事項早已在前一個月里談完,今天只是頒布結果。
隨著百里覓茶將帝制退為王制,其他部門機構及負責官員的名字也隨之更改。
她以國部司處科作為行政劃分,原來的內閣組織也就紛紛改為了部門。
因為沒有了皇帝,掌璽大臣一職也就不必存在,但這并不意味著宋如玉失業。
因為投身保衛戰,宋家兩千子弟幾乎覆滅,如此大的犧牲再加上保皇派的支持,宓茶給予他了更高職權。
欽荊正在時,國中沒有副相;現在正副兩相的位子都空懸待坐。
自上上代堯帝開始,皇權旁落,相權坐大,政治軍事都由首相把控。
天子是不會出錯的,設立首相的初衷,除了分擔皇帝的工作,主要也是為了決策出錯時找人給皇帝背鍋。但到如今,首相的職能漸漸與皇帝重合,搶走了皇帝的各項權力。
宓茶于是將內政大臣取消,將內政劃分到首相麾下。
這看似增加了首相的權力,實則將軍事領導權分離了出來。
宋如玉受到保皇舊臣的一致推崇,認為該由他來擔任首相一職。
對于百里族來說,這當然不是一件好消息,他們心中的首相人選是郁思燕。
雙方為此爭執不休。
國防大臣本不必更換,照舊由沈芙嘉擔任,但宋如玉聯合堯廷舊臣向宓茶上諫。
“當初帝都危急,因此沈大人沒有待滿審核期就放了出來,她身上的疑點重重,應該繼續受審。”
沈芙嘉挑眉,壓著怒意,笑道,“宋大人,您可真是糾纏不休啊。”
宋如玉對她的諷刺不加理會,他回帝都以后和柏芳彤在柏府見過面,柏芳彤告訴她,沈芙嘉身上問題很大。
沈芙嘉簽署過的文件有不少都憑空消失了,許多欽荊正的近侍心腹都在欽荊正死后失蹤不見。
柏芳彤的話讓宋如玉愈加坐實了心中猜測,他對宓茶道,“我可以不要首相的位置,但沈芙嘉絕不能掌控國防重務”
這件事吵了一禮拜,最后宓茶撤掉了沈芙嘉的國防大臣之職。
宋如玉得知情況后,說到做到,主動退出和郁思燕的競爭,成為了副相。
首相之位剛剛定音,第二天,宓茶便宣布,外交大臣由沈芙嘉擔任,原先的外交大臣改為了禮儀大臣。
禮儀大臣是新設的職務,專門管理宴會、典禮等事物。
就級別而言,原外交大臣的級別并沒有變,還是內閣大臣之一,但實際地位就不可言說了。
宋如玉得知后,立刻找上宓茶質問,“您怎么能出爾反爾”
“我沒有出爾反爾,”宓茶坐在辦公桌后,對他眨巴眼,“您說的,不能讓沈芙嘉掌控國防要務,現在她不僅不掌控,而且連兵權的邊邊都摸不到。您可以放心了。”
宋如玉又氣又急,“沈芙嘉可是欽荊正的義女,整個堯氏被滅門,她絕脫不了干系您怎么能這么糊涂”
宓茶微微偏頭,探究地斜視著他,“副相大人,我也是欽荊正的義女。”
宋如玉一怔,稍稍低頭,“抱歉,我失言了,請您恕罪。”
“沒關系沒關系,”宓茶連連擺手,“您是堯國的功臣,滿門忠烈,用不著道歉,不管什么時候,國家都是記著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