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樣的窘境應該不會出現在我們身上。”決縭掃過在座眾人,“畢竟這十五年來,諸位都明確了未來的方向。”
對單個個體而言,十五年足以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但對一個國家來說,十五年不過彈指一揮間。
如今的堯國士兵結構里依舊存在著普通人。
十五年不足以讓堯國成為軍事強國,只能讓部隊里能力者和普通人的比例從5:5降低到7:3。
當女王將赫啻賜予的王冠帶回堯國,并對其扣壓牧師一事緘口不提后,堯國的核心高層們便明白了未來的目標新生堯國的第一個敵人,必是北清帝國。
被挑選來這里的士兵未必都是能力者,但無一例外接受過高原抗壓訓練,確保不會出現高原反應。
亦可以說,堯國將國內所有適應高原地區的士兵都送來了前線。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七天內,主力部隊必須突破巫勒山脈,登頂吉歇令高原。”簡單的開頭過后,決縭直接下達任務。
“我們現階段的任務是帶回國民,而非侵略或是開戰。基于這一目標,對北清采取的手段不能過激。”
“諸位都經歷過十六年前的保衛戰,當年禹國是如何手段,我軍絕不能超過他們的下限,否則即便目標達成,國際法庭也會對堯國做出懲判。”
眾人起身,齊聲應道,“明白。”
現階段的目標非常明確,堯軍要在天寒地凍之前,越過歇吉令高原前的巫勒山。
北清的整個南方都處于兩塊板塊的消亡邊界,多高原山脈。
這樣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他們相對閉塞的經濟環境。
在冰天雪地的國度里,王位由強者繼承,北清王多位強勢霸道的攻科。
一方面,他們自視甚高,瞧不起南方諸國;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畏懼南方諸國的科技和經濟,因此將南方的高原山脈視為保護國家的天然屏障,一直沒有消除的打算。
天時地利與“人和”導致了北清如今的模樣。
在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里,北清可以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驍勇善戰的勇士令人畏懼,但自上個世紀以來,東大陸的南方諸國逐漸強大了起來,他們雖然無法破除北清的天然屏障,但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削弱北清的國力。
一百多年前,舜國通過糧食援助計劃,令北清餓殍遍地,民不聊生;
而今,北清又一次遭到了經濟制裁。
山雨欲來,這座堅挺剛強的冰雪之國的頭頂隱約聚起了烏云。
決縭下達命令以后,各集團立刻開始執行。
付芝憶找來了平陵、柳凌蔭、童泠泠、陸鴛等人,進行戰前會議。
“如指揮長所說,本次作戰抱歉,本次行動是以護送國民回國為目標,并非侵略。因此,在北清對我們施加大規模重擊前,我軍絕不能做出超過常規限度的暴力行為,例如轟炸、掃射、主動襲擊等。”付芝憶道,“這一點,在出發之前女王就叮囑過諸位。”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和舜國東西呼應,迫使北清政府放歸國民,賠禮道歉。”
“調來的士兵對高原的空氣壓強已經十分適應,問題在于如何讓八萬主力軍翻越海拔五千二百的巫勒山。”
她指著墻壁上的電子地圖,解說道,“墨河以北,從這里過去全部都是北清的領土。”
“我國水軍孱弱,想從藍石海灣北上進攻沒有可能性,只能從空陸兩處進發。”
“大致思路在來之前就已擬定,各位也已知曉,在此不多贅述。”付芝憶盡可能簡單地梳理了一遍作戰計劃,“北清向來倚仗南方的天然屏障,而這些屏障確實然人頭疼,但凡入侵北清,只能空中下手,因此從本世紀初開始,北清就極其重視防空。”
“他們的空軍力量平平無奇,甚至不如我們,但防空系統位列全球前五。”
“我們不可能在北清的防空系統下,明目張膽地用飛機把八萬人一趟趟運過巫勒山,即便飛機經受得住,落下的士兵也受不住;也不可能讓包括后勤醫療在內的八萬人去徒手攀登平均坡度在4953°的巫勒南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