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
堯國帝都西郊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來賓,歡迎來到第十八屆堯國高中組能力大賽半決賽現場”
十八年前,堯國帝都的西郊矗立起了一座半開放式的圓形大賽場,這是堯國面積第二大的能力演練場,占地約15000公頃。
半開放式的圓形建筑只是演練場的入口,內里包括休息室、室內訓練室、十萬個觀眾席,承接各項擂臺賽。
這座訓練場建立之前,堯國所有大型能力比賽都需要借用軍方的場地,因涉及軍事相關,所以需要層層審批,進出也非常不便。
二十年前,在女王擊退十萬禹軍后,堯國便建立了兩所大型訓練場,最大的一所在堯國北部,其次便是帝都的這一所。
最近兩個月來,帝都訓練場人聲不斷,觀眾臺上座無虛席,原因無他,此時正值堯國一年一度的能力大賽賽期。
大賽分為三個賽區,高中組、本科組,以及二十三歲到二十六歲的高段組。
只要年齡符合,任何人都可以參加比賽。
不論是高一還是高三,不論是大一還是大四,不論是能力者還是非能力者任何人都可以參加能力大賽。
是的,非能力者也可以參加能力大賽。
這項比賽的全名為“能力大賽”,而非“能力者大賽”。
女王在戰后向大眾重新定義了“能力”一詞。
她認為,將能力一詞限定在能力者身上未免太過狹隘,堯國要將還原“能力”本來的詞義,即完成一項目標或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
自百里政府掌權以來的三十六年間,堯國的人口數量不斷飆升,至今已突破了三億大關,女王指出,人口帶來的紅利不是國家、企業傲慢挑剔的資本,新堯國需要的絕不僅是等級高的能力者,通過這類比賽,她挑選的是所有具備某類特長的青年。
這類能力者和非能力者混合的比賽世間罕見,在剛剛推行時得到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有外媒詢問堯國女王,“您不覺得讓普通人和能力者一起參加戰斗類的比賽,無異于把兔子扔進狼窩么您或許可以從中挑選出一兩只非常強壯的兔子,但推崇這樣的思想,必定會把普通人推向更艱難的生存環境。”
女王聽完,問向那名記者,“您在學生時期,參加過能力比賽么”
“沒有,但我看過很多。”
“我參加過。”女王又問“您覺得一個十八歲的牧師,在戰斗類比賽中,所遇情況和普通人有多大的不同”
對方一噎,一時間說不上話來。
女王笑了,她對他說“您既然來采訪我,那或許知道,我是那屆禹國高中能力大賽的賽星。”
她換了個姿勢,也換了一個較為平和的口吻,“我愿意詳細為各位解答有關新式比賽的內容,也勞煩各位不偏不倚地記錄下來。”
“堯國的最高能力大賽分三個年齡段,高中組、本科組和高段組,這三個小組中,高中組允許攜帶絕大多數不含致命毒素的冷兵器,另外兩個小組則允許攜帶部分中小型熱武器。”
“我們將最高年齡限制在二十六歲,根據上個季度的全球能力者統計報告顯示,東大陸五級能力者平均年齡在四十八歲,這意味,二十六歲以下的能力者,絕大多數都在五級以下。”
“這意味著,這個階段的能力者是可以用現代武器去制衡的。”
宓茶道,“非能力者真的在能力者的比賽中毫無優勢么我不否認一對一的情況下,一名訓練有素的普通人即便拿著熱武器也很難殺死一名七級能力者,但我選拔的不是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超人,而是堯國各領域的支柱組成。”
“不論是在軍隊、企業還是任何組織,我們渴望看見的都是擅長團隊協作,有整合策劃溝通能力的人才。”
下方的記者們開著錄音筆,一邊低頭筆記。在這出記者發布會期間,宓茶無數次想起了聞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