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車的老漢一甩牛鞭,牛車吱呀吱呀地便往鎮子南邊兒走去。
牛車在王家的后門停下。安琳瑯穿得厚實,卻不妨礙四肢靈活。她先跳下去,然后攙扶著方婆子下來,后頭給張媽媽搭了一把手。到了廚房,剛好巳時。
桌案上擺滿了食材,雞鴨魚豬羊肉都有。安琳瑯放眼一掃,居然還看到牛肉
這年頭殺牛是犯法的。除了病死意外死去的牛能吃,大多時候都是不見牛肉的。安琳瑯歡喜地拿起來顛了顛,至少三斤。這王員外也不知做的什么買賣,竟然能弄到這些好東西。扭頭再仔細地掃一圈,新鮮瓜果也不少。更令安琳瑯驚喜的是,王家居然有桂皮香葉孜然這等配料
若她匱乏的歷史知識錯,這個時代桂皮香葉應當還傳入中原。王家該不會跟西域的商旅有往來吧
來這一趟白來,叫她發現這么大的驚喜安琳瑯看著這些個香料不禁動了心思,若當真王家能弄到西域的香料,那往后她的食肆是不是也能不然跟王家主人打好交道,是不是也能弄到這些東西
心里盤算著,安琳瑯與方婆子便利落地收拾起來。
食材很多,有的已經處理過,有的還得兩人來收拾。好在管家怕兩人忙不過來,安排了四個婆子過來幫忙。方婆子自己做習慣了,倒是安琳瑯對安排人干活很得心應手。四個婆子,兩個去燙雞拔雞毛,一個去摘菜洗菜,一個則負責燒鍋燒水。
后廚一忙起來,堆積在桌案上的食材很快就被收拾的妥妥當當。這三斤新鮮的牛肉,安琳瑯打算做椒鹽牛肉。這等后世的街邊盛行的菜,這年頭還人吃過。
但安琳瑯從來不小看能在街頭盛行的菜色,有那過硬的好滋味兒,絕對賣不出這等銷量。
不過椒鹽牛肉南北做法不一,安琳瑯有自己的做法。
這年頭有高壓鍋,想把牛肉煮的軟爛,得多花些功夫。安琳瑯讓人去取了個深口吊罐,先將牛肉切大塊,放桂皮八角花椒姜蔥等調料一起小火煮。
說是煮,其實也是在鹵。鹵到味道都滲進去,肉軟爛再撈上來。待到瀝干,再切一小塊一小塊地放到油鍋里炸。炸的兩邊發焦,最后再撈出來瀝干油。將花椒孜然鹽粒子等東西干炒,磨粉篩到上面。叫每一塊牛肉都粘上粉末,吃起來才好吃。
大塊牛肉這時候已經香氣撲鼻。既然安琳瑯的做法是偏干些的,自然得將牛肉揀出來。拿雙筷子將牛肉放到一旁的托盤上懸空瀝干。
先不說安琳瑯揭開吊罐那一刻的香味叫人口水泛濫,王家的廚子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盯著安琳瑯那吊罐倒的鹵湯眼睛發亮。
“這些東西原來是這么用的”劉廚子仿佛打開了新世界大門,這些東西王家弄過來好些時候。他一直不曉得這些東西怎么吃,原來是當配料用。
安琳瑯忙里抽空瞥過去一眼“那是西域的香料,作香頭的。”
劉廚子想到安琳瑯這么忙還搭理他,驚訝之下有點受寵若驚。他本是背著手在這里東張西望,這會兒倒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管婆子們打量的眼神,湊到安琳瑯身邊就問了一句“可需要我幫忙的別看我粗手粗腳,案頭上砍大骨頭可是又一把好力氣。”
安琳瑯來了兩回卻不認得他,見他這般殷勤,大約猜到這人是在后廚干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