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一聲關門聲,屋里重新恢復昏暗。躺在床榻上睡熟的人眼睫不自覺地顫抖。須臾,他小心地翻過身,露出來的一只白玉也似的耳朵紅的滴血。
大雪下了兩天,終于在第三天的早上撥開云霧放了晴。那些豬實在是拖不了,安琳瑯要趁著過年之前把那些豬全部宰殺,肉要趁著過年之前制成香腸。香腸是個很不錯的年貨選擇,方便存儲味道又好。安琳瑯記得很小的時候爺爺就是過年灌很多香腸,掛在院子里曬。
因著這幾場大雪的緣故,耽擱了時辰。不過若是人手夠,做得快的話,也能趕得上年貨。
玉哥兒的情況比前兩次好太多,抹了藥,第二日身上的小口子就已經結了痂。清醒的狀態,身邊也有鄒大夫和周影他們看著,她可以放心去鄉下幾日。
就在安琳瑯跟方老漢夫妻倆準備回村子里收豬事宜,安家管家也終于打聽到有用的消息了。
去歲十一月底快臘月的時候,方家村有個瘸腿老漢花十兩銀子在瓦市買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女。這消息一打聽到,安家人都要樂得蹦起來。天知道他們找了多久,可總算是打聽到人了人在方家村,聽說是那瘸腿老漢為自己的獨生子買的媳婦兒。
不管二姑娘是否已經跟鄉下人成婚,人活著,就是天大的好事。
正好王家村離在離鎮上不愿,半個時辰馬車的路程。他們快馬加鞭,估計不到半個時辰就找到了。安家管家去之前還擔心,這窮鄉僻壤的買個媳婦兒會整個村子瞞著。他們即便找到當地,也問不出個所以然。畢竟大齊許多沒有女人的山區就是這樣,人賣到山里就等于沒了。
安家人繃著心,特地到了村里沒敢太驚動人。然而才問了村頭的第一家,人家就大大方方承認村子里方木匠確實買了個媳婦兒。
村口第一家就是方家大房。
說起來,大房眼紅老二家的已經很久了。自從他們知曉他們老二家在鎮子上開了食肆,到眼睜睜看到老二穿著絲綢用著奴仆,這心里就是怎么都不得勁。往日在村里,他們這一支就屬他們大房最體面。不僅一家老小吃得飽穿得暖,還能空出余錢去供個讀書人。
結果窮得頓頓喝稀粥的老二什么本事沒有,靠運氣撿了個寶貝一朝之間就雞犬升天。如今這又是買仆從伺候又是買鋪子買豬的,當起了老爺,這眼紅的方伍氏一家子夜里睡覺都嘔得慌。
本想著沾點光。結果方老漢一家子直接搬去縣城開大鋪子去了,過年了魂都沒見一個。
眼看著那個寶貝疙瘩的家里人找來,方伍氏可不就是添油加醋地說。
安家管家聽著有些像又覺得不像,他們姑娘十指不沾陽春水,這輩子就是連杯茶都沒自個兒到過。哪里可能會做菜,還開食肆
但拿出畫像跟村子里人辨認,又都說就是這個人,名字叫琳瑯。
確實,姑娘閨名確實叫琳瑯。
“指不定咱們姑娘逼到份上自個兒學會做菜呢”這窮鄉僻壤的,還是賣到了窮得揭不開鍋的人家。不想被轉手賣出去,定然得做活兒討好主家。他們為奴為婢的不都是這么過來的。
提到這,幾個安家仆從臉色都有些難看。這要是被老太太知曉了,指不定怎么心疼。
“還是找到人看看。”
“那爾等可曉得這家人如今在何處做生意”
“縣城啊,”方伍氏想到二房一家子在縣城穿金戴銀,吃香的喝辣的就覺得虧心的心口疼,“這個姑娘厲害得很,一手把生意做的這么大。她來之前,方老漢抱著他那病秧子兒子,藥錢都掏不起”
越說越神,安家管家心里沒底。但是抱著不能錯過的心態決定明日去縣城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