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離京后,林堯變得更忙了。
重建后的大楚百廢待興,帝后尚且夙興夜寐操持政務,有秦簡盯著,他們這些當臣子也一個不敢偷閑。
林堯曾被罰俸半年,那半年里,朝臣們發現他日子過得要多摳搜有多摳搜,早上是咸菜饅頭,午間是軍營里免費的大鍋飯菜,為了順帶蹭一頓晚飯,他沒處理完的軍務往往也是在軍營里處理完了再回去。
一開始大家伙兒都以為這是林將軍勤儉,心中只有軍務。
直到一位打著做客旗號,實則是想給林堯說親的官員去了一趟林府后,發現林家除了御賜的宅子足夠大,整個府上竟然沒幾個下人。
燒茶水、做飯都是林堯的親兵包攬了的,親兵忙不過來的時候,林堯還會自己動手下廚。
前去做客的官員險些驚掉了下巴,問林堯“將軍府上怎不買幾個仆婦差使”
林堯回了句“費銀子。”
那官員一肚子話全被這三字堵在了嗓子眼兒,原本還想牽線做個媒,瞧見林家這副光景后,愣是沒敢再吱聲兒。
回去后便把林堯家徒四壁的事說與想同林堯結親的人家聽了。
對方本也是看重林堯的才干才托人去牽線,得知林家貧瘠至此,怕自家女兒嫁過去受罪,再三思量后,還是歇了說親的心思。
林堯大部分時間吃住都在軍營,并不是勤于軍務,而是家里窮得叮當響、靠著在軍營蹭吃蹭喝的消息不脛而走。
同林堯交好的將領,全都慷慨解囊,請他喝酒吃肉,還有說要送他仆役的。
林堯懷揣著自己小金庫的賬簿,很不解事情怎么就被傳成了這樣。
不過他窮得快揭不開鍋的消息傳出去后,明里暗里想同他結親的人少了大半,林堯樂得清靜,也就沒為自己辯解過什么。
主要還是他辯解后,同袍們都當他是心性要強,不愿受助叫人看清,還想法子拐著彎兒來接濟他。
廢了諸多口舌仍是無果之后,林堯也懶得再澄清了。
只是不巧,這事竟傳入了楚承稷耳中。
甚至還有朝臣為林堯求情的。
楚承稷在朝堂上涼涼掃了林堯一眼,順應臣意把他的罰俸改為了三個月。
只不過下朝后,林堯剛走出金鑾殿,就被小太監攔下了“林將軍,陛下有請。”
林堯心知是逃不掉一通責問的,厚著臉皮去偏殿見楚承稷。
楚承稷問他“聽說林府連鍋都揭不開了”
林堯老實交代“都是謠傳么,阿昭去了北戎,我又是個粗人,不習慣人伺候,府上就沒留幾個下人。先前張大人去我府上做客,便誤會了。”
楚承稷輕抬眼皮“朕罰了你半年的俸祿,但這俸祿是從你于兩堰山追隨于朕便開始算的,堂堂二品將軍府,府上連個仆役都養不起”
林堯說“這不想攢銀子娶親么。”
楚承稷問“相中了哪家姑娘,朕給你們賜婚”
林堯遲疑了一瞬,隨即笑道“我草莽出身,又不會吟弄風月,若是人家姑娘相不上我,我從陛下這里求一道賜婚圣旨去,豈不誤了那姑娘,還是我自己登門去求吧。”
楚承稷見他都這般說了,便道“隨你。”
從偏殿退出去后,林堯心底卻不太平靜。
在汴京越久,聽到的秘辛就越多。
比如,陸家嫡女不僅是陛下親表妹,還差一點成了太子妃。
曾經他在檐下看著那姑娘掀簾從馬車中走出,只覺自己同她似云泥之別。
如今他官拜二品,看似風光,可同陸家這樣的百年世家比起來,他依然覺著是云泥之別。
若是能有楚承稷一道賜婚圣旨,他擔心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他能娶回那個明珠般的姑娘。
但這差距既是云和泥,他升不到天上變成云,便只能拽著那姑娘落地和他一起陷入泥里。
那樣清月似的一個姑娘,怎能被他扯進泥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