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權貴換了一批,各家適齡的兒女都在忙著看親事。
被問及最多的,自然還是秦家和陸家。
畢竟一個是皇后娘家,一個是天子外祖家,并且秦笙和陸錦顏都是出了名的美人胚子。
托人前來問親的人家,都快把秦、陸兩家的門檻給踏平了。
這日秦夫人帶著秦笙一起做針線活兒時問她“這些日子來府上拜訪的郎君,都是為娘托人探聽過家風,你兄長也考察過品性的,笙兒可有中意的”
秦笙低著頭繼續下針腳“母親,兄長的婚事還沒著落呢,您先給兄長看親事吧,我還想在家多陪您幾年。”
秦夫人笑她“宋大人有意招你兄長為婿,你兄長的婚事娘是不必愁了,現在只記掛你。你都十六了,再陪我幾年,熬成老姑娘了可沒人要。”
秦笙下針的手微頓,說“那我當一輩子的老姑娘就是”
秦夫人詫異看她一眼,這可不像自己記憶中那個乖巧柔弱的小女兒。
她嘆了口氣“傻丫頭盡說傻話,娘知道你跟林小將軍走得近,不過林小將軍是陛下親封的正四品將軍,這天底下的男兒,都沒幾個能越過她去的,你不必處處都同林小將軍學。”
林堯兄妹都在朝為官,為了方便區分,大家都稱呼林昭為林小將軍。
這么一位有官職在身、又武藝超群的女將軍,雖也在適婚年齡,滿朝文武卻無一人敢上林家說親去。
畢竟朝中官階比林昭高的,大她好幾輪,年紀同她相仿的,官階又沒她高。
親王公爵府上的公子,又貫講究,娶妻一定要娶知書達禮、相夫教子的女子。
林昭乃朝廷命官,那些個當婆母想拿喬的,便是做夢也不敢作威作福到朝中四品武將頭上去。
秦笙知道秦夫人的意思,道“我自是比不得阿昭的,家中經歷了這么多變故,我只是想多陪陪母親。”
秦夫人琢磨著北庭謝家送來的那些物件,試探道“林家雖沒什么底蘊,但有著從龍之功,那兩兄妹也是極好的孩子,你又同林小將軍交好,若是能和林家結親,你將來倒也不會受委屈。”
“母親”秦笙險些戳傷手指,無奈抬頭“這話您可別亂說,我同阿昭要好,是我跟阿昭的事,與他兄長無關。這話若是傳出去了,以后我同阿昭走得近些,怕是都會被人說道。”
秦夫人見她拒絕得這般干脆,面上笑意明顯了幾分,“好好好,娘不說了。”
心中愈發確定小女兒的心思怕是是落在了北庭謝家公子上,但想到北庭距汴京千里之遙,又多了幾分躊躇。
秦笙見秦夫人眼中升起愁緒,放下針線問“母親怎么了”
秦夫人道“沒什么,只是聽你說想多陪陪我,你若是嫁在汴京,整個皇城也就這么大,娘想你了就能來看你。你若是遠嫁他鄉,娘怕是得載才能再見上你一回了。”
秦笙不自覺攥緊了掌心,輕咬住唇瓣不發一言。
母親果然什么都猜到了,今日同自己說這些,大抵也是試探她的態度。
一時間愧意涌上心頭,秦笙眼眶泛起濕意“母親”
秦夫人握住了她的手“莫哭,娘同你說這些,不是責備,只要你歡喜,未來姑爺是個值得托付的,娘和你兄姊都不會阻你。娘盼著你尋個京城夫婿,是想著娘和你兄姊都在這邊,你出嫁若是受了什么委屈,也有人給你做主。人這輩子,誰能一眼就看到頭呢你遠嫁他鄉,隔著千里之遙,好些委屈就只能自己個兒往肚子里咽了。”
“你又是個性子軟的,三兄妹中,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老話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媳”,秦家幾經沉浮,秦夫人倒是不想再讓女兒嫁什么公侯王卿了,去那些高門大府媳婦熬成婆,不如從翰林院挑個年輕上進的女婿。
之前但凡有來府上說親的,秦笙只想著尋由頭推拒,經秦夫人談話后,心下倒是頭一回迷茫起來。
謝桓待她是極好的,謝夫人也很喜歡她。在雷州時,謝夫人那兒有什么時興的料子或是從南邊送去的吃食,都會給她也送一份過來。
但秦笙不知,謝夫人這般待她,究竟是純粹喜歡她,還是看在阿姊的份上。
而且僅因為念著一個人的好,就不顧母親兄姊遠走他鄉,讓她們為自己擔憂,秦笙覺得自己不孝。
夜里她捧出上元節謝桓給她做的那盞兔子燈看了很久,最后收進了床底積灰的木箱里。
她想她大抵是喜歡謝桓的,不過那份喜歡還不足以讓她拿余生和背井離鄉去做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