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可以說明白一些,就讓他們認識到一個事實,馬來亞就比照日本,除非美軍有一天撤出日本,不然馬來亞永遠也別想獨立。”艾倫威爾遜嘿嘿一笑道,“其實有些話說開比較傷人,但海外公務員群體,并不準備讓馬來亞獨立,愿意為此付出一些代價,有這么一天到來了,就對比英屬印度的模式進行分治,當然了,既然是分治劃界肯定不會這么公平的,比如把絕大多數城市就劃給馬來人,很正常吧,畢竟馬來人才是本地人。”
“而且我記得,馬來人主張只有自己是本地人,不管英國、中國還是印度都是外來勢力,這就很簡單了,到了那一天我們離開,支持馬來人的意見。要么支持我們殖民馬來亞,要么就和英國人一起離開,沒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
“當然我們這些海外公務員最希望的還是大家相安無事,鬧翻了對大家都不好。我們英國固然是難受,但他們都得死。”
“說到這個問題,好像荷蘭的僑民都在撤離爪哇島,遷徙到加里曼丹島。而且正在就新幾內亞問題和澳大利亞談判,似乎也正在為分治做準備。”
杰拉德愛德華聽完艾倫威爾遜提及了分治的問題,就想到了荷蘭人的變化。
“嗯,我知道這件事。其實這個備案不錯。如果是法國或者葡萄牙,我們可以更加放心一點。”艾倫威爾遜點頭道,“法國人和葡萄牙人在殖民地問題上比較令人放心,有這兩個國家頂在前面,我們的壓力就小得多。”
法國人比較頭鐵嘛,法國在越南就應該清楚了民族主義覺醒以后,殖民地政策已經行不通了,但是就是不把自由、平等、博愛也賜予阿爾及利亞人。
沒有安撫阿爾及利亞人,給予他們法國公民的地位,也沒有讓他們獨立,而是變本加厲的壓榨來治愈二戰和越戰、朝鮮戰爭的創傷。
如果法國可以稍微讓步,一個比英聯邦更緊密的法蘭西-阿爾及利亞邦聯就有足夠的可能徹底壓倒英國和德國,成為歐洲的領袖,歐洲會在法國的領導下走向統一,而不是法國和德國為了領導權爭論不休,還要被國力已經不行的英國攪合。
但在殖民地問題上,最可信的還是葡萄牙人,一直到本土爆發革命才算是對殖民地放手。
荷蘭開始偷偷摸摸的為分治做準備,艾倫威爾遜不但知道,就是他站在荷蘭人的角度上進行謀劃的,什么荷印聯邦那是什么東西,就算是真的成立了又有什么意義
“根據我們和法國人的協議,我們要全力支持法國人在越南的統治。”杰拉德愛德華點頭,他也能看出來法國人在越南的軍事行動是認真的。
戰后英國與法國商議,法國支持英國在亞洲地區恢復其他殖民地,而且英國從越南南部撤出,把越南全部讓給法國管理。
“我能看出來法國人是認真的,不過法國本土太遠了。戰爭的走勢還要和越南的北方鄰居聯系起來。”艾倫威爾遜聊了一會,酒有醒了的趨勢,“如果美國扶持的那個笨蛋戰敗了,法國在越南怎么堅持也沒用。我沒什么建議的,臨走之前炸毀一切現代設施,電廠、鐵路、港口通通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