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到達的華工,就在艾倫威爾遜裝病的表演當中,有了落腳之地。
還有一個問題,經過對亨伯河流域的考察,艾倫威爾遜比較明白的是,人力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至少在林業生產當中絕對不行。
以亨伯河流域的地形,車輛也幾乎用不上,幸虧只是從伐區將木材推入河里,可以節省很大功夫,但這一段也不是人力能解決的。
只要需要畜力幫忙,也就是說至少需要馬來作為輔助工具。于是他就叫來了紐芬蘭地方長官約瑟夫羅伯茨斯莫爾伍德,用沙啞的嗓音道,“喬伊先生,我有一個光榮而且艱巨的任務,目前來看只有你比較合適。”
“艾倫先生請開口。”斯莫爾伍德見到大半個月不見,明顯臉上有了風霜之色的艾倫威爾遜,也稍微把口頭社會主義的派頭收斂了一下。
昨天晚上的廣播當中,艾倫威爾遜開口保證要和來到紐芬蘭的華工同吃同住,現在還不知道反響怎么樣,但確實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是一件很重要,但對你來說可能并不是很艱巨的事情,我需要在加拿大購買一批馬,作為采伐的幫助,目前亨伯河河口的定居點,所儲備的馬是遠遠不夠的。”艾倫威爾遜笑呵呵的道,“我從國內來,和加拿大方面沒有過于親密的關系,所以需要你幫忙。”
眾所周知,加拿大地廣人稀,其實地廣人稀的國家畜牧業都不弱,首先畜牧業在一個國家如果占據重要的位置,就能反向證明,這個國家要么人口不多,要么疆域廣大。
因為畜牧業本身沒有什么附加值,如果國家有人口壓力,肯定要放在工業和農業之后。除非像是英屬印度那樣,認為牛是神圣的,對大街上來回晃悠的牛視而不見。
畜牧業強大還能成為國家看重的產業,就必然是地廣人稀的國家,加拿大就是。
“好的,不知道要多少”斯莫爾伍德確實在加拿大的人脈還可以,就果斷的答應下來。
“三千匹足夠了”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給了一個大概的數字。
隔了一天,斯莫爾伍德就坐船出發前往加拿大,等到他上船離開,艾倫威爾遜在總督府宣布,成立紐芬蘭木業聯合體,管理林業資源對歐洲市場的出口,“亨伯河流域,劃分為十個采伐區,河口則進行粗加工。”
“紐芬蘭木業聯合體目前有我本人負責,任何紐芬蘭公民都有權監督,紐芬蘭居民可以選舉一個委員會,進行查賬,防止某些道德低下,其實就是我本人有機會貪污。木業聯合體原則上歸所有紐芬蘭公民所有,所得將用于紐芬蘭的發展當中,這是一個集體企業。”